第69頁 (第2/2頁)
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如著名史家、外交家、原清華大學教授、曾擔任國民政府行政院政務處處長的蔣廷黻所言:&ldo;中日戰爭爆發之前,委員長慎重避免任何刺激日方的行動。他比別人更清楚對日戰爭的嚴重性,無論是物質方面的或是人員方面的。戰爭一旦開始,他從未表示他要接受日方所提的和平條件……他認為在那個軍事節節失利的非常時期來談和,一旦失敗,必致影響士氣。即使和談能夠成功,也只能達成一種不利於中國的和平。&rdo;因而,&ldo;中國乃至於全世界直到今日,仍不知道蔣委員長在八年抗戰期間一柱擎天的力量。&rdo;[16]
大戰在即,而長沙與武漢只有300公里之距,一旦武漢失守,敵人必溯水而上,長沙勢難獨撐。面對危局,無論是剛組建不久的臨時大學,還是中央研究院在長沙的研究所,又一次面臨遷徙流亡的歷史性抉擇。
何處才是安身之地?長沙臨時大學委員會在遷往重慶還是昆明之間搖擺不定,有師生認為立足方定,正好絃歌不輟,倘再興師動眾遷徙,不但勞民傷財,荒時廢業,甚至是杞人憂天,自尋煩惱。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聞訊,同樣認為遷校無此必要,並表示:&ldo;即使長沙不安全,盡可以在湖南另找一地,省政府仍願全力支援辦學。&rdo;[17]廣西省政府聽到訊息,迅速派員赴長沙與臨大常委們接洽,積極建議遷到桂林或廣西別的安全城市,廣西政府和人民願意傾全力支援云云。
對於這些建議,常委會經過慎重考慮,認為武漢萬一棄守,長沙必遭攻擊,到那時整個城市將陷入混亂和戰火之中,再想從容遷徙就萬般困難了,其前途也將不堪設想。為學校能夠從容不迫地辦下去,必須未雨綢繆,在長沙遭受敵軍攻擊之前就要轉移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經過反覆研討,常委們最後決定遷往雲南省會昆明,其理由是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