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的鼻子和牛德華一樣挺 (第2/4頁)
長卿還成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有的人說,是緬懷,緬懷當年的困苦。
有的人說,是慶幸,慶幸自己的不屈。
有的人說,大強子只是單純的忘詞了。
但此刻,卿雲彷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大強子當時一定是在遺憾。
正如此時沒有手機的自己,怎麼記錄下這重大的歷史時刻?
此時,是2003年。
拍照手機此時不是沒有,只是離他這個農村出來的娃娃還很遠。
聳了聳肩膀,自嘲的笑笑後,他跨進了理髮店的門檻。
說是理髮店,其實應該叫做剃頭店。
因為此時拿著推子的是“剃頭匠”,而非“髮型師”。
這樣的剃頭店在世紀初也並不多見了。
03年的錦城,髮廊已經升級為沙龍,甚至在向著工作室轉變,但是最初的剃頭店們還在小巷子裡的口碑裡生活的很滋潤。
因為便宜。
哪怕是大街上最便宜的理髮店,洗剪吹至少也需要5塊。
而這裡只需要1塊5。
比卿雲老家鎮上還便宜5毛。
自然,這麼便宜的地方,也就別期待什麼髮型了。
老剃頭匠可不會時下正流行的“郭富城頭”。
而殺馬特風格的髮型一般出現在城鄉結合部,市區裡除了街溜子,年輕人特別是中學生是沒這個膽量的。
整個城市裡遍地都是的各級“校風示範校”裡,校門口前揹著手的教導主任們可不是吃素的。
圓寸,就是那個年代中小學男生的標準髮型。
區別只在於多久打理一次。
城市裡的孩子最多一個月就會去剪一次,而卿雲則會再拖上一段時間。
拖到前面的劉海蓋住了眼睛為止,可以節約點錢。
“你娃兒這盤怎麼這麼早就來了?不再拖一個月?”
“照顧你生意還不行啊?”
被老剃頭匠按在水槽邊洗頭的卿雲,翻了一個白眼。
西蜀人說話不喜歡說敬語,但他心裡面還是對身後這個蹂躪著他頭髮的老剃頭匠有著一些感謝。
卿雲不是沒有進過美髮沙龍。
作為隻身來到錦城這個大都市讀書的少年,他也想合群,也曾打腫臉充胖子和同學們一起去20元的洗剪吹。
“大不了半年不理髮,多吃兩頓饅頭而已。”
走進沙龍前,高一時的他,曾這麼寬慰著自己。
只是店裡那些小姐姐臉上的怪異神情和不時捂住的口鼻,讓他明白,有些事不能強求。
穿過多年的毛衣、內衣,有些味道自然是怎麼愛乾淨也洗不掉的。
何況是經常一個星期才洗一次澡的邋里邋遢高中生?
求學一路,從村到鎮,從鎮到縣,再到省會,出生貧苦的卿雲已經習慣了將那份因自卑而敏感的脆弱,隱藏在冷漠疏離中。
理髮店,他從來都是剪一次換一家。
直到遇上這位老剃頭匠。
眼神,說不得慌。
“要你照顧?每次你來,我水都要多費一點。”
“你這頭髮哦!簡直就是來折磨我推子的!”
“每次給你剪,推子都得上油!”
老剃頭匠一邊嘴裡念著,一邊手上拿著勺子不停的往卿雲頭上澆著水。
沒法子,眼前少年的頭髮很是茂盛。
又粗又硬。
埋著頭的卿雲撇了撇嘴,心裡的一些小感動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嘴,白瞎了一臉的慈眉善目。
“這隻能說明你推子該換了。”
少年的話,讓老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