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極大的反響。通政使的家族在京中的分店客流瞬間增加了數倍,而能提供雜報購買的天香樓也被塌矮了一層。
新鮮事物造成的社稷影響力令朝中也有了些許聲音,但不過五百份的產量還沒讓大臣們放在眼裡,更大的原因自然是很多人根本沒有購買到這份雜報,但很快的,他們就見到了這份華京文人圈中口口相傳的雜報。
次日,顧淮拍板決定雜報加印,共計一千份,價格不變,同時在雜報上面的一處板塊登出了關於商戶若有意願可與通政司聯絡,有償刊登商戶資訊的文字內容。
事實上,通政使大人在看到家中店鋪的盛況之後,便直接利索地付了一百兩白銀,顧淮十分坦然地收了,然後又噼裡啪啦地盤弄了一下算盤,給出了一個表格,上面清楚地寫著商戶想要記上雜報的文字數目大小、佔用篇幅面積和對應的價格數額,通政使粗略一算,自己那篇商鋪文章約莫也就是二十兩白銀價位,不免有些困惑,“顧大人,這價格是否低廉太過?”
“開業酬賓的時間段還是需要的,您說呢?”顧淮將預留下來存檔的幾份雜報整理好,“若要擴大販賣,我們必須要藉助聖上的龍威,同時也要讓通政司的名頭打響出去。”他已經尋思好了,雜報以兩日為一期發售,等第二期雜報賺取的金額數目出來了,他便去請帝王御筆。
帝王雖說明面上像是被通政使的撈錢能力而勸服,實際上應當也是持觀望態度。但現在朝廷實在太缺錢了,想要帝王公開表態與民爭利,不說百姓會暴動,就是御史們那三寸不爛之舌都夠建元帝吃一壺的。
那麼要讓建元帝有個臺階下……顧淮想到帝王剛發到通政司那份關於顧瑀罪狀的聖旨,唇角勾開一抹得意的笑容。
“貪墨案判決下,勳貴之後流放千里。”
顧淮將這份草刊呈遞聖上時,建元帝粗粗地略過了一眼,便放在了一邊。他的眉目間有些倦意,似乎是太后盛宴那日夜風吹了受了涼。他有些疲累地輕咳了兩聲,啞著嗓子詢問顧淮,“這顧瑀,朕記得乃是顧卿的堂哥?”
“回陛下,正是。”顧淮回應。
建元帝沉默了好一會,方幽幽地再次開口,“朕記得,當初也是你揭了這個貪墨案。大義滅親,實屬難得。”
“陛下盛讚,臣愧不敢當。”
“自然當得。”建元帝提筆,在那份草刊上寫下了龍飛鳳舞一般的“大善”二字,沐恩太監便捧著回批再遞給了顧淮,“且去。”
捧上了帝王的親筆,新鮮出爐的雜報最顯眼的地方便是“貪墨案判決下,勳貴之後流放千里”,另有標註,貪墨金銀數為一千數量黃金。
這下整個華京都徹底炸開了,帝王御筆親提,敢問還有假?之前對於雜報不屑之人也紛紛去搶得一份雜報,一千份雜報售完的時間甚至比前日的五百份還少。
伴隨著一千份雜報被賣出去的話題,自然便是頭條的顧瑀被責抄還黃金千數兩的訊息。這次連具體的貪墨數額都出來了,這還是大尚王朝第一次出現這種公開肆無忌憚地了指責一個人,並曝光了其罪行的情況。
這讓顧瑀的名字在日後反覆被報刊業提及,更成為歷朝歷代貪官史記上記錄十分詳盡的一位人物。
這會兒,顧瑀的名字一時間甚至比他那當朝兵部尚書的衛國公爺爺還要響亮許多。而此時的衛國公府內,杜璃玉卻是看著那最新的一份雜報笑了,甚至還有了力氣爬起床,攏了一把髮髻換了一身衣裳後,出了府往泰安侯府而去。
自從泰安候的獨子杜駿巖被傷了根本後,齊氏的氣焰收斂了不少,但遠在西南的泰安候始終不曾就此事提過一言半語,因而時間長了,齊氏倒漸漸恢復了以往的囂張,看到杜璃玉回孃家來,二話不說帶著下人便狀若無意地堵住了人。
“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