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我尋思 (第2/2頁)
東阿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象的還要恐怖.....
觀察在繼續,‘水化水’的現象,在標的被集中後出現的越發頻繁。
由此,可以做一個初步的判斷:這確實是生命活動中重要的一步分,而不是什麼偶然現象。
為了增加變數,刃牙控制著一部分水分子、分解後的自發遊離原子、被他主動‘斷橋’的‘人造’遊離原子,再次嘗試著重複了最初進行的震盪。
變化出現了,但與預想的完全不同....
他發現隨著震盪的頻繁,那一部分面板居然散發出了帶著些微熱量的幽幽紫光。
“嗯?這是怎麼回事兒?”
刃牙感到詫異、以及相當程度的興奮。
‘光’和‘熱’在他的認知當中,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
這意味著,如果能利用好現在正發生的現象,自身‘能級’增長的問題,可能就有了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
“被標記的氫氧原子明顯更活潑了,體現為與其它單位的結合、分解速率上升....‘水分解’、‘合成水’現象更是尤為頻繁起來。”
“那這兩種現象,是不是就有可能為身體產生能量的必要途徑?”
“讓我想想....分子的形成中,電子的‘橋樑’作用應該至關重要。所以,是電子出現了什麼變化嗎?....還需要把觀測的‘視角’再下沉一級,將電子也納入進來。”
如此想著,刃牙再次開始了操作。
將電子納入‘標記’的範疇,意味著每個水分子都要多投入10個單位的‘觀測’,這顯然是個龐大的工程。
本以為只要以標記水分子的數量嚴重縮水為代價,就可以將電子也收入了‘視野’當中,但他失敗了。
連續幾次的嘗試當中,刃牙發現‘意識海標記連線法’出現了瓶頸。
在最開始‘建模’的階段,他就沒有辦法去建立起一個:分子到原子、再到原子核兼顧電子的完整結構。
至於原因麼,從‘極大’到‘極小’組成結構,對‘思維’的負擔太大,在‘搭建’分子的同時,無法將注意力兼顧於原子的內部結構。
無奈之下,只能放棄對分子結構的維持,專注於原子級別的建模。
重複之前的步驟,試驗再次開始。
然而,新的問題再次出現。
這一回,是意識海中所模擬的電子,在點對點連結了現實中的電子後,其運動軌跡從觀測中消失,明明確實存在,但就是無法去定位。
“啊....這又是為什麼啊!”
氣急敗壞了一會兒,意識到這樣不是個辦法,開始尋求解決之道....
在對腦海中不多的物理知識、以及生活中的常識,進行了一番搜腸刮肚式的回憶後,還真被他想到了解決辦法。
“黑夜中,老鼠的足跡會留在灑落的麵粉上,那能不能在電子的‘腳下’也撒上‘麵粉’呢?”
打著這樣的主意,他不再謀求去直接‘看’到電子,而是在意識海中、電子理應存在的地方均勻的鋪上一層魔力;
利用魔力與意識海‘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特性,將之設定為‘只單方面被電子干涉、而不會影響到電子的運動’。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後,終於,電子彷彿黑夜中偷食的碩鼠,留下了清晰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