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爸爸,這是我們家的車?”安荔濃第一次看到傳說中的二八大杆腳踏車,又高又大。
雖然很笨重,但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寶馬’。
安荔濃雙眼發亮,作為曾經有車一族的小仙女,她可是很明白二八大杆在70年代的意義。
“我們家的。”安國邦把一張小木凳綁在二八大杆的橫樑上,確定穩固,然後把安荔濃抱上小木凳,“抓穩了。”
“爸爸,不是應該坐後面嗎?”
安國邦卻有更多的考慮,“後面不安全。”
原來,曾經有小孩坐在後座上被顛簸拋到路邊的稻田去,而騎車的大人粗心大意竟然一直沒有發現。
安荔濃雙手抓著車頭,笑著點點頭,接受這個說法。
安國邦把一個電筒戴在頭上,固定。
“這電筒”安荔濃有些好奇的摸了摸安國邦頭上的電筒,除了光線比較弱,整體看起來有些像電視裡下井工人用的照明電筒。
石河村也有煤礦?
應該不可能。石河村雖然多山嶺,但山嶺多數是適合做梯田的矮山,就連石頭都沒有,又怎麼會有煤礦?
“收膠用。”
安荔濃恍然。
石河村沒有煤礦,但有橡膠。
收割橡膠需要在凌晨太陽出來之前,需要用到這種戴在頭上的方便電筒。
“爸爸,我們現在就出發嗎?”
天還沒亮呢。
鎮上的供銷社開門營業了?安荔濃表示懷疑。
安荔濃拉過安國邦的大手,睜著大又圓的眼睛看上面的時間,凌晨三點多還不到四點。但村裡很多人都陸續起來,準備上工了。
收穫的季節,為了儘快把糧食收回倉,大家都是從凌晨四點開始忙碌。凌晨四點開始幹活,早上八點回來吃早飯,然後繼續幹活,中午十二點吃午飯
農民,真的很辛苦。
即使這麼早起床幹活,大家臉上都帶著豐收的喜悅。
就是這麼容易滿足,只要能有收穫,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也高興。
一路上,遇到出門上工的人,安荔濃在安國邦的介紹下笑盈盈的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對安荔濃也好奇,如果不是要趕著去上工,還想拉著安荔濃的手聊一聊‘她親媽楊雪晴的二三事’‘楊雪晴離開石河村後的八卦往事’‘楊雪晴和安國邦的城鄉虐戀情深’
有兩個大嬸還笑呵呵的塞給安荔濃兩根蘿蔔乾,“嘖吧個滋味。”
上工的眾人熱熱鬧鬧的聊著八卦,還有人唱著豐收歌。說話聲,歌聲,雞鳴狗叫聲,混著著知了聲,好像一曲熱情彭拜的交響樂。
這感覺還不賴。
安荔濃回頭看向星星點點的石河村,嘴角含笑,她喜歡這種溫暖又舒心的感覺。
石河村的路很不好走,坑坑窪窪的。
為了不顛了安荔濃,安國邦騎得很慢,儘可能的避開坑窪的地方,但還是顛得安荔濃屁股疼。
安國邦頭上的手電筒光線弱,照不遠,周圍一片漆黑,偶爾能聽到兩聲青蛙叫。
風聲,蟲鳴聲。
寂靜,寧謐。
突然,漆黑的天空裂開一條線,劃破黑暗,帶來光明。
朝陽初升。
“爸爸,太陽出來了。”安荔濃興奮的指著前面的鹹蛋黃。
圓圓的鹹蛋黃從東方破曉而出,好像在天邊,好像在眼前,好像在手邊。
安荔濃伸出手,或託,或撫,或捏,“嘻嘻。太陽任由我搓圓揉扁。”
“爸爸,騎快點,我要追上太陽。”安荔濃雙手抓著車頭,“衝鴨。衝鴨。烏拉,衝。”
“好。”
安國邦使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