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朕欲整頓吏治,恰有御史參折數人未決,廉親王胤禩官聲極佳,特命其徹查貪腐。」絲毫不在意胤禩的理藩院尚書所管乃是蒙古、西藏等外族事務。
蘇培盛等皇上寫好聖旨,雙手接過,恭敬告退。
雍正又叫住他,道:「近年來八旗多有亂象,勒索外吏、互相傾軋、不務正業荒廢騎射、賭博……十四貝子乃朕一母同胞之弟,理應為朕分憂,肅清八旗惡習。」
雍正確實有整頓八旗的想法,不過政務繁忙,八旗各旗主又勢大,暫時還未想出頭緒,本想徐徐圖之,不過此時決定將事情推到十四身上,便乾脆在旨意上令十四就此事呈一封摺子上來,到時便是他有些想法,也都算作十四所想。
他提筆刷刷寫好,甚是滿意,嘴角微微上揚,對蘇培盛道:「胤禕府邸的事不用問了,朕愛護幼弟,想讓他多在宮中住些日子,不過他的年紀也該做些正事了,正好朕剛繼位,禮部事多,就去禮部虛心學習吧,讓禮部尚書儘管使他做事。」
「是,皇上。」
雍正心道:朕實乃仁德之君。
第77章
廉親王胤禩和十四貝子胤禎在先帝時期關係便不錯, 這次一人得了這麼個差事,為難之餘,便聚在廉親王府邸, 同在場的還有九貝子胤禟和敦郡王胤俄。
十四貝子性子莽,坐下來便拍著桌子道:「他就是想抓把柄, 好光明正大地給我和八哥難堪。」
雍正帝交給廉親王和十四貝子的差事, 皆不好做, 可即便知道不好做,兩人也不能不做, 甚至以防新帝抓住一絲機會料理他們,兩人還要儘可能做好。
也正是因此, 才越發教十四貝子憤懣, 「說得好聽, 手足兄弟……我與他一母同胞,封老十三那個被皇阿瑪厭棄的做親王,倒是來奪我兵權,還讓八旗官員舉報旗主違法之事,說是我進獻的好辦法……」
十四貝子氣得臉紅脖子粗,「明擺著讓我得罪人,真是陰險!」
廉親王溫和地勸他:「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皇上既有打算,你那差事想必也不難。」
十四貝子冷嗤, 「從前只當我這同胞兄長面冷嚴肅, 如今算是知道,真真是個心思險惡的, 壞事兒全是我的主意, 前幾日早朝說要給八旗子弟增添進身之階, 重設翻譯科,倒是不往我身上推了。」
敦郡王抱著手爐,心道:我早就知道皇上心思險惡,嚇得老子一解手就想起他,撒尿都不利索了。
「做靶子又不用顛簸,好歹還安穩地待在京裡呢。」
他是有心理陰影的,因而雍正帝命他送來京祭祀先帝卻病死的蒙古活佛靈龕回喀爾喀蒙古,順便持印冊賜奠,他縱是心有不願,也不敢違抗,不日就將啟程。
九貝子亦是要離京的,不過他沒有胤俄那份乖覺,數次稱病推脫晚些去西寧駐守,雍正都未準,也是不能安穩待在京中的。
他本就為他們這一系失利而追悔,額娘宜妃又遭新帝斥責,此時神色不免陰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這些人,早晚要被磋磨死。」
敦郡王道:「皇上要名聲,咱們好好當差,總不會真的下死手吧?」
九貝子冷笑道:「八哥不是剛因為徹查貪腐不利被訓斥嗎?」
另外三人皆沉默,又有幾分悲涼,心知這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若是他們上位,想必也不會放過爭了十數年的政敵。
而他們四人前腳剛聚在一處,後腳便有人向雍正稟報,雍正對老八一黨是真的不喜,一聽到下頭的稟報便是一陣冷笑,強壓下來,詢問道:「都有誰上摺子迎先帝遺妃出宮?」
蘇培盛躬身答道:「回皇上,廉親王請旨迎惠太妃出宮,恆親王欲迎宜太妃出宮,誠親王欲迎榮太妃出宮,淳郡王、履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