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額樂也想去看看,還想親自摘, 可是宣額娘說不行, 所以偷偷要了半碗生米, 準備帶回鹹福宮,跟色赫圖額娘一起種。
……
昨日我去陪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慈悲, 說要放一批年紀大的宮女出宮, 我問宣額娘, 鹹福宮會不會有人出去。宣額娘說既是善心善舉, 理應問宮女們的意見。
額樂身邊的宮女都還不夠出宮的歲數, 額樂便問奶嬤嬤, 要不要出宮, 奶嬤嬤好像並不高興, 奇怪……
色赫圖額娘要放身邊的宮女出宮嗎?
……
敬頌鈞安
女額樂叩上」
額樂的信裡,諸如「稟」、「鴛鴦」、「嬤嬤」、「御稻」、「慈悲」這樣的字,個頭比旁邊的字大一圈兒不止,生生佔了兩行格,多寫了一頁紙。
檀雅又看了宣妃和二十二阿哥寫給她的信,都是介紹在暢春園內的生活,宣妃的內容和額樂有不少重疊,算是從另一個視角對額樂生活的補充;二十二阿哥等人則是生活在另一處叫住討源書屋的地方,那裡也是四面環水,風景極佳,三位阿哥讀書習武皆愜意不已。
字裡行間,短短几句描述,宣妃等人的居所和阿哥們的居所景緻便大不相同,更是與紫禁城迥異,怪道康熙自暢春園建成,在那兒避喧聽政的日子越來越多。
不過她這兒也不賴。
雨停天晴之後,紫禁城的天空更藍,檀雅親自將纏在一起的風鈴拆開,那些掃晴娘娃娃淋雨後褪了色,檀雅用筆畫了笑臉,依舊掛在房簷下,準備過了夏天再撤下。
她現在禁足中,不方便出鹹福門,否則還可以去御花園逛一逛,晨間暮靄,各有其美。
檀雅在回信中如是說,字字透著溫柔、安寧。
聞枝等主子撂下筆,方好奇地問:「小主,格格是不是樂不思蜀了?」
檀雅笑:「好歹吃喝玩樂的時候還記得我,總不算太沒心沒肺。」
「咱們二十二阿哥和小格格都是頂頂好的,在外頭還時時記掛著您呢。」
檀雅想起信裡說太后準備放宮女出宮一事,問聞柳:「聞柳,你到我身邊快五年了吧?今年多大了?」
「回小主,奴婢三十二了。」
「沒趕上過放宮女出宮嗎?」
此時宮裡對宮女出宮的年紀,還沒有定例,基本看皇后或者後宮暫掌鳳印的那位娘娘是否記得,近幾年檀雅沒有,不知道再往前幾年有沒有。
聞柳神情沉靜,道:「張庶妃去時,宮裡正好要放一批宮女出宮,只是奴婢母親去得早,父親前些年也去了,奴婢在宮外已無牽無掛,宣妃娘娘又說如若不走便派奴婢來您這兒伺候,奴婢便留下來了。」
她說起張庶妃,檀雅摸了摸手腕上的佛珠,穿佛珠的繩子已經換了三次,張庶妃若是還在,單那溫柔的脾性,必定與她們相處的極好。
可惜,沒有如果。
聞柳動作輕柔地折起幹了的信紙,笑容滿足道:「您和張庶妃都和善,比去了外頭無依無靠地強,奴婢一點兒都不後悔。」
聞枝眉梢一動,微微有些出神。
檀雅注意到,笑問:「聞枝呢?我記得你說你是家中的小女兒?」
「小主還記得呢?」聞枝提起宮外的家人,神情思念,「奴婢最小,上頭好幾個兄長,後來兄長們陸續娶了嫂嫂,雖說這麼一大家子住在一個三進院子裡,也有過口角矛盾,不過熱鬧極了,自打奴婢進宮來,離得遠了,再想起從前,就只剩下好處了。」
「是這樣的,遠香近臭。你從前叫什麼?」
「奴婢姓常,常芷。」
「沅芷澧蘭,是極好的名字。」檀雅贊了一句,問她:「你父親現下何處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