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狄青看來,或許大宋看來葉侯的手段過於卑鄙,可他卻知曉,政治謀劃上根本就沒有卑鄙一詞。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才是常事,大國之所以不願使用卑鄙的陰謀,其根本是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情況下,為了一點利益便要出賣國家威嚴,這對封建王朝來說得不償失。
但只要利益足夠大,收穫足夠高,漢家王朝對外征服的藉口永遠是不夠用的。
對於河西來說這一條也適用,這麼多年來的苦心經營,默默壯大,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同宋遼所對抗,為此河西願意付出更多代價。
狄青的思緒很快被拉了回來,馬背上的他一身黑甲,猩紅的盔纓與披風在馳騁中被拉得筆直。
河西的軍隊向來是進退有度,千年之前的軍事家孫子就已經總結出一支軍隊獲勝的基礎條件,“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安南軍完美的符合以上所有條件,哪有不勝的道理?
相比之下,儂智高的部族軍就潰散的很嚴重,以狄青的眼光看去,就算是潰敗也要想盡辦法的收攏軍陣,並且最大可能的一邊撤退一邊集合潰兵。
至於儂智高的部族軍,完全時在慌不擇路,這樣只會一頭扎進崑崙關的埋伏之中。
“傳令下去,只要能穩住軍陣,大軍推進的速度能有多快就多快!”
隨著狄青發話,六道傳令兵高舉軍旗分頭奔向各處,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準確無誤的把中軍命令傳達下去。
儂智高帶領部族軍慌忙的往崑崙關方向趕去,對於他來說既然能順利透過崑崙關,那回去防守便是最穩妥的辦法。
可惜,等大軍抵達崑崙關前,他們便遭遇了迎頭痛擊,埋在地下的地火雷讓部族軍苦不堪言,而各種地刺陷阱更是讓他們不敢寸進。
儂智高怎麼也想不明白,來時候好好的崑崙關為何回不去了!
小小的關城變成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現在前有關城後有追兵,儂智高已經沒有選擇,除了破關奪城之外,就等著被殲滅在崑崙關之下。
可惜,崑崙關並不大,這也意味著能夠正面進攻的地方太少,在訓練有素的安南軍阻擊下,部族軍段時間內難以攻克,況且並不擅長攻城的他們連個像樣的攻城武器都沒有。
緊緊跟隨其後的狄青大軍已掩殺過來,此時的儂智高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但心中的憤怒也愈發高漲!
他沒想到河西會突然變臉,利用自己與大宋纏鬥乘機南下!
但現在的他已經沒有機會多想,大勢已去,保命已成他唯一的奢望,只要能把命保住並逃回邕州,相信那群山交錯之地,自己仍能佔據一方,總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唯一可惜的是他在面對狄青大軍時心中升起的挫敗感,廣南征戰至今,越打他便越不懼怕中原軍隊,尤其是宋軍,他雖被打退,可知曉宋軍的實力如何,可在面對河西之兵時那一觸即潰的絕望是誰也難以體會的。
地雷被壓觸引爆,現在河西的地雷已經能做到打火石冒出一點火星就著的程度,但對於完全沒有見識過地雷的人來說,地上突然冒出雷鳴地火簡直就是魂飛魄散的恐懼。
在看到同伴被從地上掀飛起來變得支離破碎後,部族軍的前線就開始猶豫不前,而後面的人不知狀況依舊拼命的向前衝鋒。
如此便引發一場災難,不斷的有地雷被引爆,不斷的有人掉入陷阱之中,部族軍依舊不斷的向前推搡著衝鋒。
前軍成為肉墊,後軍踩踏而上,戰場之慘烈就連崑崙關上的戚良文等守軍也不忍直視,至於那些躲在角落裡偷窺的降俘更是心驚肉跳,大呼投降是最正確的選擇!
還未殺到關城之下,身後的追兵以至,狄青的大軍彷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