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朱棣:秋哥兒,我厲害不?【求追讀!求各種票!】 (第1/3頁)
與東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旗,水稻正是生長的時候,你怎麼能把水都排出去呢?莊稼要旱死了啊!”
“此乃家師所授。”
“哎喲總旗,這煮熟的大豆,你怎麼還往田裡埋啊?你這不是糟蹋糧食嗎?”
“此乃家師所授。”
崔興等人:“......”
幾個月來,季秋這套水稻種植方法,一次又一次的沖刷著其他人的世界觀。
溫水煮種,烈日曬田,又將大豆埋進地裡...
好好種個地,被季秋搞得比上戰場還刺激!
季秋也懶得跟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釋,一句“此乃家師所授”就通通打發掉了。
不過話說回來,季秋這套法子,確實令人非常難以理解。
溫水煮種也就罷了,季秋又趁著水稻長勢正旺的時候,將田裡的水全部排出,任由炎炎烈日將田地曬得乾涸開裂!
崔興等人捶胸頓足,都覺得莊稼肯定是要旱死了。
誰料季秋將水重新注入田裡後,水稻的長勢更加喜人,一看就比普通的水稻粗壯許多!
“總...總旗...”
“軍師真乃天人也...”
季秋翻了個白眼,沒搭理一臉震驚的崔興等人。
季秋這招名為“曬田法”,意在透過控制土壤中的水分,促使水稻根系生長,以便於更好的汲取土地中的養分,獲得更好的長勢和抗災能力。
至於往地裡埋大豆的事,則是用煮熟的大豆充當肥料,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法子,算是季秋目前最容易搞到,同時效果最好的“化肥。”
“撒黃豆于田,一粒爛土方寸,得谷之息倍焉”,就是《乃粒篇》中對於此法效果的原文評價。
倘若遇上豆貴之時,豆製品製作過程中所剩下的殘渣,同樣可以用來肥田,只不過效果沒有完整的大豆好罷了。
在季秋這一連串組合拳之下,三垧地的水稻日益茁壯。
如今年底將近,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稻杆,讓人看得眉開眼笑。
“這種地真不是人乾的活啊!”
“嗯,估計再有個三四天,就能收割了。”
帶著草帽的季秋站在田埂間,嘴裡還叼著草杆,眼神欣喜。
小半年的耕種下來,季秋被曬黑了不少,再不復幾個月之前的稚氣,看起來成熟了許多。
眼看著收穫在即,季秋決定給自己放個假。
“崔興。”
“在。”
努了努嘴,季秋用草杆指向田裡,隨意而又有些含糊的開口道。
“我出去轉轉,天黑之前回來。”
“老規矩,甭管是誰,只要沒有我的命令,靠近咱們這邊一律攆走。”
“再有幾天就要收割了,你領著弟兄們多上點心。”
“是。”
崔興一拱手,扛起鋤頭便帶著人巡視去了。
季秋則是直奔劉府,本想和劉伯溫通個氣,誰料卻吃了個閉門羹。
“老師不在?”
門房有些畏懼的看著季秋,點頭道。
“是啊,老爺一早就出去了。”
“至今未曾回來。”
季秋擺了擺手,直接轉身離開,若有所思。
在正式開始耕作之前,季秋曾經找過劉伯溫一次。
除了被劉伯溫語氣幽怨的“訓斥”了一頓,季秋也得知了李善長堪稱老奸巨猾的險惡用心。
李善長乾的事,說穿了其實很簡單。
就是把季秋的個人行為,和劉伯溫聯絡到一起,同時提高朱元璋的心理預期,將“季秋能否豐收”與新朝的國勢強行扯上關係。
並且無論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