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節 (第1/3頁)
尚雍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爺子斬匪行好事,小半仙助力進王府
上回書咱們提到,成瘸子要帶著麻三兒進王府謀個差事,而若說起這位奉天的慶王爺來,在當時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家原是京城老慶王的本家,早在清兵入關之初便暗受昭命,留衛盛京,以保大清龍興之地 。這位老王爺也是將門之後,端的是刀馬純熟,弓開上將落馬,曾在武科場十箭連環透徹靶心,受封“巴圖魯”。要知道那個時候在大清國能有這樣的稱號可是不得了的,在滿清建朝的幾百年間只有區區三十幾人得過這個稱號,實為無上榮耀;而他又身為親王貴胄,自然備受恩寵,每每萬歲爺東巡至此也必單獨召見,厚加撫慰。
然而,“花無千日好,總有凋謝時”,慶王府雖然榮上如此,卻也不得不隨著大清朝一起走向了衰落。到了清末,王府的規模早已大不如前,後代子孫成天介提籠架鳥,流連於勾欄瓦舍之間,手頭緊了便將家中的物件拿出去變賣,就連原來的千頃良田也被賣了七八成兒了。可即便如此,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對於像麻三兒這樣的貧民百姓來說,對慶王府依然有高山仰止之感,就連路過府門前大聲咳嗽幾下也是不敢的,生怕驚擾了王爺的清靜,被抓到衙門口治了罪。而今一聽說自己能進到王府裡去當蘇拉,麻三兒簡直高興得睡不著覺,他只要閉上眼睛便會想到高大的院牆,宏偉的建築,美味的食物以及大把的零花錢。所有這些對於他一個長在鄉下的窮小子來說,真好比是去了天界,都是些平日裡連想都不敢想的福啊。
看到這兒您可能覺著好奇,關家已經沒落了,跟普通的貧民百姓沒什麼兩樣,又能有什麼辦法兒巴結王爺呢?其實這裡頭還真有段兒故事,您且聽我慢慢往下說。
原來麻三兒的祖父也是吃紅差這碗飯的,那時侯他的家境已經有了潦倒之態,經常入不敷出,老爺子便時不常的種點莊稼,倒騰些小生意來貼補家用。話說就有那麼一次,老爺子應了衙門口兒的差事去出趟紅差,斬的呢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巨盜“三岔腿”。
這個綽號來自於地躺拳中的恆招,不是內行人是根本不明所以的。地躺拳乃是中華自古就有的傳統拳法,動作幅度大,招法凌厲,變換莫測。可不論什麼樣的套路,卻有一個基本功,那就是腰胯靈活。因為不論遭遇到什麼樣的對手,在臨敵之際只要雙腿一分,就勢下矬,便可以避開鋒芒,再以烏龍攪柱,老漢翻身等招式進擊,便可將敵人降服。而說起矬,卻萬不可坐實了,腰裡襠下須趁著點兒勁兒,只要稍微擰腰兩腿的位置就跟著變了,雙腳或掃或踢,變化自然。
“三岔腿”的綽號便是預示著其人的體式變化奇快,此賊在一次“單飄”的時候,不慎遭了同行暗算。他突遭兇險,臨事不慌,立即施展地躺拳,從容迎戰,瞬間腰胯擰轉,變換方向,以一敵三,不落下風。經此一戰,他便名震江湖,得了這個綽號。
“三岔腿”雖是綠林道上的人物,卻與一般的盜匪不同,經常用盜搶來的金銀接濟窮人。然而人無完人,他有一個癖好卻為江湖同道所不齒,那就是嫖宿,且專好那些舊社會里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暫入娼們的良家婦女。這類娼妓沒有固定的營生點,一般都在自家開張,明白人只要看到戶門口掛著一面背面兒朝外的銅鏡就能猜透其中的隱喻。
他曾經有一個相好,兩人情投意合,山盟海誓間欲結為夫妻,白頭偕老。打那兒以後,“三岔腿”只要有了金銀細軟贓物,便會放心地藏在她家,以作為金盆洗手後的成家之本。不料舊社會的婦人多數沒有見識,此婦人有一次趁他不在家,竟偷偷拿了一個翠玉扳指兒去噹噹。那個時候滿清依然盛行騎射之風,扳指兒是用來扣弦發箭的物事,一般常見的有牛角材質,也有楊木材質的,能用得起翠玉扳指的必是非王即貴,哪有一個貧家婦人能拿得出手呢?這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