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石碑年代久遠,有些字跡已辨認不清,為日後修訂,故將空白處用〇符號表示,有的字外面還加了(),表示尚不能確認。現全文抄錄碑文如下:
故塾師碑文
全義先生,字眾儀,姓張氏,世居南鄉寺莊村,(吾)少時塾師也。
先生年十九即(設)(帳)於牧莊,生平所教弟子,西抵三交鎮,東達定襄縣,共三十餘〇,門生四百餘人。何其盛哉!憶甫十六,從先生遊,當時推餘為高足,因而親〇尤備止焉!先生嘗言,欲求科弟,當〇訪名碩;若欲酬世應俗,吾頗不讓也。故其教人先識字,次詁(訓)終之以〇經。先生性慈和,耐勤儉,積四十年所約,買田宅甚夥暨晚年,學校制屢〇,先生主南溝教,自吟詩百首,凡以見志也。茲錄近體一首,沾光不少:馮家恩我師,張羅三十春。受業門人雖記姓,從遊學子竟忘名。生前自愧居(貧)席,沒世還須做好人。牢洛一生知命塞,子孫百誦曉心情。嗚呼哀辭,憤義不堪卒讀,意以民國十一年四月卒於裡弟,享壽六十歲。今卜本年月葬於新塋禮也。
餘見碑陽,文敬賦詩曰:感童蒙之求師兮,欲以養正師道祗今荊棘兮。誰人而(癖)除平生辛兮,思樹人以自樹乃不材之朽腐兮。亦振(瞽)發聾尚誰何之不修兮,敢不影其念德悠悠乾坤兮,金石與結。
拔貢生考取縣知事受業邢子述敬(撰)
國民學校教員 門人張聯珍拜書
*十八年三月十九日榖旦上石
原文沒有標點,也沒有分段,小輩不才,妄加標點,亦分為三段。從碑文內容來看,祖父與邢子述同為四全老先生的學生。我有幸看到祖父刻在石碑上的筆跡,還有幸看到邢子述老先生的文章。雖然我對古文一竅不通,但字裡行間的情感,讓我不得不淨心閱讀,尤其是祖父力透紙背的書法,好像他老人家如今就站在我眼前,叫我如何做人,叫我如何做文。
還有一位老先生,與全義老先生同年代,他叫佩然先生,有關情況不明。 。 想看書來
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二)
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二)
聽老年人講,忻縣解放後第一任縣長張志遠(一九一八年農曆七月二十五出生,屬馬,一九七九年逝世),就是我的同族祖父。為此,我在《忻縣誌》裡找到以下資料——《忻縣誌&;#8226;政事篇》第三八二頁,有這樣的文字記載:忻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第一主席:張志遠(縣長兼)。籍貫:忻縣寺莊。任職時間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二年二月。又,《忻縣誌&;#8226;政事篇》第三八八頁,在一九三九——一九八三年曆任縣長(主任)名錄表內,又有這樣的文字記載:縣長:張志遠。籍貫:忻縣。任職時間為:一九四九年三月——一九五零年十一月。根據《忻縣誌》中的記載,同族祖父張志遠不僅是忻縣剛解放的第一任縣長,而且還兼任著“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第一主席”。據我所知,這個職務應相當於現在的人大主任,這是村裡人所不知道的事情。
過去村裡還有三位先生,他們是親兄弟,好像我也是叫爺爺的。先講述老三,村裡人都叫他三先生,名諱邢讓,我對他老人家沒有印象,聽村裡人說,三先生早走了。他老人家有一個兒子,名諱邢玉良,現居太原,是一名普通工人。三先生弟弟名諱邢謙,村裡人都叫他老人家四先生,我對他有印象。小時候,批鬥祖父時,也有他老人家,人長得很瘦,個子也矮小,富有個性,學問也很深厚淵博。聽村裡人傳說,他老人家教書時,一位女學生愛慕他老人家文采的同時,也愛慕他老人家這個人。年輕人聚在一塊,日久生情,是很自然的事情。共同的愛好,和共同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