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第1/2頁)
霍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月十四,陰冷的一天,秋雨浙瀝的一天。為什麼?在一世清白的梁亦清離開人世的日子,真主不給他最後看一看明朗的晴空、和煦的陽光?也許是,他的生前欠著太多的宿債,他的死後留下了太深的悲哀!
秋雨打濕了奇珍齋小院,白氏和壁兒、玉兒跪在水淋淋的泥地上,心隨著正在接受&ot;務斯里&ot;(洗禮)的亡靈,默默地祈求洗&ot;埋體&ot;(遺體)的人的手輕一點兒,輕一點兒
白幔裡,韓子奇跪在師傅的身旁,手持湯瓶,由清真寺專管洗&ot;埋體&ot;的人履行神聖的職責,為他洗浴。穆斯林認為,經過洗&ot;務斯里&ot;,亡人生前的一切&ot;罪惡&ot;都被清除了。梁亦清沒有兄弟,沒有兒子,兩顆掌上明珠縱使有無盡的孝心,也不能親自為父親清洗&ot;埋體&ot;,和師傅情同父子的韓子奇便是當時在場的惟一親人。望著師傅清瘦、憔悴的遺容,韓子奇的心在流血!過去的三年,一幕一幕清晰地重現在眼前,他怎麼能夠想到這麼早就和師傅分手,他還沒有出師,師傅的心願還沒有實現!現在,師傅撇下他走了!師傅一輩子琢了無數的美玉寶石,到最後兩手空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三十六尺白布裹身,就是一個穆斯林從這個世界上帶走的全部行裝!
清除了一切&ot;罪惡&ot;的梁亦清安臥在&ot;埋體匣子&ot;之中,聖潔的白布覆蓋著他的全身爿蒙f蒙的細雨沖洗著親人們的淚眼。
阿匐面朝西方,站在亡人的身旁,為他祈禱,祝願他一路平安,早入天園。
&ot;埋體&ot;出動了,八個穆斯林小夥子抬起梁亦清,送他出門。一個穆斯林死後,他的同胞們會自動前來送行,絕不需要&ot;僱傭&ot;殯葬人員。哪怕是一個餓死在途中的乞丐,只要穆斯林在他的遺體上發現&ot;割禮&ot;的痕跡,就會憐惜地感嘆一聲:&ot;喲,是咱們回回!&ot;責無旁貸地把他埋葬。按照教規,抬亡人的聖行是四個人,各抬一角,每十步輪換一次。但是,久居北京的穆斯林又有自己的風俗,為了顯示亡人的身份和葬禮的隆重,將這個數目大大增加,最多可達四十八人,最少也不得少於八個人,梁亦清生前既不富貴又不顯赫,他的葬禮已經是最簡單的了。
送葬的隊伍快步行走,一路念誦著《古蘭》真經。速葬、薄葬,是穆斯林的美德,伊斯蘭教的葬禮是世界上各種族、各宗教中最簡樸的葬禮,沒有精美的棺木,沒有華貴的壽衣,沒有花裡胡哨的紙車、紙轎、紙人、紙馬,沒有旗、鑼、傘、扇的儀仗,沒有吹吹打打的樂隊,也沒有漫天拋撒的紙錢一心也主的穆斯林,不需要任何身外之物來粉飾自己。
韓子奇眼含熱淚,扶著師傅,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刀尖上。師傅啊,您沒有兒子,徒弟替師妹盡孝了!一路泥濘,他步履踉蹌,過度的悲痛使他頭昏目眩,不辨方向。但是,他跟著師傅走,師傅的頭朝著西方,那是祖墳的方向!師傅!您不想家嗎?不留戀奇珍齋嗎?不掛念師娘和兩個因為是女兒之身而不能送行的師妹嗎?師傅,您為什麼走得這麼急?再過片刻時光,我們就永生永世再不能相見了!
秋雨淋濕了墓地,淋濕了那一座一座古老的墳塋。現在,又一個新墳要加入這個行列,&ot;玉器梁&ot;的最後一代也將在這裡長眠了!
穆斯林實行土葬。在阿拉伯和其他許多伊斯蘭國家,由於地理、氣候的不同而葬法各異:有的將遺體用沙土輕輕一埋,任其自然消失;有的將遺體埋好後,上面蓋一塊石板。中國穆斯林根據自己土地的特點採用洞穴葬法,雖然有所變通,但仍然不失其土葬原則。真主用泥造了人的始祖亞當,他的後代來自黃土,也復歸於黃土
墳坑已經挖好了,這是一個長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