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2頁)
霍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姑媽瞅著一場大鬧已經煙消雲散,心裡高興,便笑吟吟地說:&ot;打滷面!今兒不是新月的生日嘛,我買了點兒牛肉,買了點兒&ot;
&ot;噢!&ot;韓太太聲音細長地接了這麼一聲&ot;噢&ot;,然後說,&ot;那好哇,等天星迴來,就吃飯吧!&ot;
新月回到自己房裡,把書包丟在床前的寫字檯上,聽到姑媽的話,心裡一動,才記起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唉,忘了,幾個月來她一直像枕戈待旦的戰士一樣埋頭複習功課,準備迎接嚴峻的高考,竟然把生日都忘了!看起來,要不是姑媽提醒,連爸爸媽媽也忘了,要不然,他們不會在這個日子吵吵鬧鬧。只有姑媽記著呢,她知道自己在姑媽心中的位置!新月不由得泛起一陣傷感:生我的父母,還不如姑媽疼我!可是,父母剛才的爭吵又是因為什麼呢?她模模糊糊地覺得和自己有關,因為她明明白白地聽見爸爸說:&ot;她的事兒你就別管了!&ot;聽見媽媽說:&ot;我是她媽!&ot;爸爸還說:&ot;不能讓你毀了後輩!&ot;這不是在指她嗎?可是,漢語裡的&ot;她&ot;和&ot;他&ot;發的是同一個音,使她又不能斷定指的到底是她還是哥哥。咳,要是爸爸用英語吵架就好了,&ot;射&ot;和&ot;he&ot;分得清清楚楚!但媽媽又不懂英語新月為自己的胡思亂想而覺得好笑了,她對著鏡子無聲地笑了笑,那笑容是困惑的,是苦澀的。
哥哥天星下班回來了,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晚飯。大門旁邊的五間倒座南房,東頭兩間姑媽住,西頭是廚房和貯藏室,中間這一間是接待一般客人的外客廳,也是一家人吃飯的餐廳。
姑媽端上了打滷面,這是為了祝賀新月的十七歲生日而特意做的&ot;壽麵&ot;。北京人愛吃麵,能做出許許多多不同的名目,炸醬麵、麻醬麵、熱湯麵、一和湯麵、氽子面都不算什麼稀奇,比較講究的就算打滷面了;姑媽做的打滷面就更為講究,她把面神得又細又長又勻溜又筋道,擠在碗裡,澆上又香又濃的滷汁,那裡邊有香菇、口蘑、木耳、蝦仁、黃花菜、玉蘭片,像流動的&ot;金絞蜜&ot;琥珀,不等吃到嘴裡,看著就讓人眼饞,何況又是在1960年!自從國家進入&ot;經濟困難時期&ot;,珠米桂薪使人們把興趣相當濃厚地集中到&ot;吃&ot;上:怎樣讓有限的糧食定量填飽肚子,怎樣更有效地保持體內熱量,怎樣充分地受用那些珍貴的票、證從家庭主婦、一般市民到機關幹部、工人、學生都不得不在飢腸轆轆聲中時時想到這些問題,切身體會&ot;民以食為天&ot;這一自古真理的嚴峻性。這一年的春夏之交,北京、天津、上海和遼寧的糧庫已經幾乎挖空,面臨脫銷的危險,中央發出緊急指示,要求馬上突擊趕運一批糧食以解燃眉之急,並且採取措施,減少民用布的平均定量,壓低城鄉口糧標準和食油定量,提倡採集、製造&ot;代食品&ot;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姑媽為這頓打滷面所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就簡直像一場成功的戰役了,也不知她是怎樣從無貨不缺的商店裡買到那些原料的!
新月捧著這碗&ot;壽麵&ot;,幾乎要落下淚來。十七歲了,她已經度過了十六個生日。她不記得最初的幾次生日是怎樣度過的,自從她記事兒以來,這一天常常是毫無表示的,似乎被人遺忘了。而且,她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爸爸說是陽曆七月七日,陰曆六月初五。可是這兩個日子很難趕到一天,就不知道該以哪個為準了。媽媽和姑媽都是不理睬陽曆的,今天的這個生日顯然也就按她們的原則來過的,爸爸也並沒有反對。過生日無非是表達一點美好的願望吧,爸爸不會因此而爭執,何況也不是每年都過。如果不是姑媽心裡記著,恐怕今天又被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