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回報 (第1/4頁)
鑲黃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88年1月中旬,專項貿易小組抵達日本東京。
這一回來日本購買鐵屑,雖然表面上雙方都是第一次接洽,但因為寧衛民和阪和興業特殊的關係,已經做好了必要的鋪墊,又有專人接待輔助,雙方談得很爽快。
最終雙方核定合同時,就連確定合適幣種一事,阪和興業一方都沒有堅持非要用日元,願意接受美元。
可謂給足了面子,這讓這筆交易僅有的匯率風險都都排除了。
所以哪怕是小組那些已經有豐富外貿經驗的老人,背後都說,從來沒簽署過這麼順利的合同。
然而這還不算什麼,就因為有了阪和興業這碗酒墊底,再接下來貿易小組和日本的鐵源協會接觸,都充分佔據了主動權。
原本鐵源協會的代表還對這個主動送上門來,有著龐大需求的買主,多少存有點不良的企圖。
他們想當然的認為共和國的貿易小組,也許對日本鋼鐵企業的現實處境不太瞭解,把貿易小組當成了一頭送上門的肥羊。
因此他們代表關東六十九家小型鋼鐵廠,報出了三千日元一噸鐵屑的高價,想用這些他們巴不得甩掉的“廢材”,狠狠敲一敲貿易小組的竹槓。
但和阪和興業剛剛簽訂的合同就在眼前,那五百噸鐵屑都已經從阪和興業的庫房裡開始清運了。
對日本鐵屑積壓情況已經獲得充分了解的貿易小組,怎麼可能接受這樣不合理的條件?
於是在我方的據理力爭下,日方節節敗退。
最終,在貿易小組表示只能接受一千二百日元一噸價格的堅持下,日本鐵源協會也只能認清現實,放棄原本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們在和關東六十九家小型鋼鐵企業分別說明情況,進行過溝通後,終於跟貿易小組簽下了合同。
鐵源協會決定就以貿易小組的報價,對共和國出口一萬六千噸鐵屑和碎鐵。
儘管在幣種上,鐵源協會比較堅持,只同意用日元交易。
但毋庸置疑,這筆交易仍然可以說是我們在外貿領域一次全盤大勝。
按照規劃,這批鐵屑將從大阪出海,從滬海港口上岸,直接送往那些遠離礦區的國內鋼鐵廠。
雖然不能完全徹底的解決生產資源短缺的問題,但起碼也應該算是一種有益的補充了。
何況到了這個地步,貿易小組仍然沒就此班師回朝,而是上報領導後選擇了乘勝追擊。
下一步,他們還打算繼續在日本關西地區尋找鋼鐵廠,單獨上門洽談。
如果能再買到上萬噸的鐵屑,至少也能把鐵礦石的缺口補上三成了。
而這無疑將會大大緩解國內供需緊張的情況,對穩定國內生產建設環境是有莫大好處的。
為此,不但三大部委主導此事的領導得知喜訊後,都能松上一口氣了。
霍延平更因為寧衛民在此事中所提供的關鍵情報,獲得了來自上面的特別嘉許。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不用說,寧衛民在此事中起到的作用才是關鍵。
於是真正的功臣寧衛民也很快受到了霍延平的當面誇獎。
至於感謝,還有什麼比論功行賞,讓寧衛民夙願達成更好的感謝呢?
這次霍延平明確的告訴寧衛民,已經把他在這件事裡的功勞,和開發胭脂米的訴求,跟上次送他字的那位提及了。
那位的原話是“干涉地方政務不好,但在玉泉山腳下劃幾百畝稻田的事,應該有討論的餘地,不過也要走程式”,讓寧衛民先耐心等著。
另外,霍延平還額外關心起了寧衛民的“精神追求”。
對上學沒加入過學生會,上班沒當過積極份子的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