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唯畫古賢;儔之未央,止圖將帥。未有洞該八藪,混觀六合,域中天外,指掌可求。地角河源,戶庭不出。豈問千秋,自識烏丸之地;脫逢壯武,方著博物之書。
§贊
【宋何承《天地贊》】九州攸同,時惟禹跡;爰及後代,疆分裡析。貢則屢遷,名猶不易。
§文
【顏師古《神州地祇祝文》】維某年敢昭告於神州地祇:惟祇包函區夏,載負群生,溥彼域中,賴茲厚德,式遵彝典,揀此元辰。敬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明獻厥誠,備茲禋瘞。
○總載山第二
§敘事
《國語》雲:山者,土之聚也。《爾雅》雲:土高有石曰山。《釋名》曰:山,產也,言產生萬物。《說文》雲: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也。《韓詩外傳》雲:夫山,萬人之所瞻仰。材用生焉,寶藏植焉,飛禽萃焉,走獸伏焉。育群物而不倦,有似夫仁人志士,是仁者所以樂山也。《釋名》雲:山頂曰冢,亦曰巔,亦曰椒;山脊曰岡,山大而高曰嵩,(嵩,高稱也。今中嶽嵩山蓋依此,亦作崧。)小而高曰岑,銳而高曰嶠,卑而大曰扈,小而眾曰巋,上大下小曰巘。山有草木曰岵,無草木曰垓,石載土曰岨,土載石曰崔嵬。(此因形而名之。)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隨日照而名之)山足曰麓,山穴曰岫,山邊曰崖。崖之高曰巖,上秀者曰峰,陬濁高者曰岊。山坡曰坂,山三襲曰陟,山再成曰坯。山中絕曰陘,未及上曰翠微。(一說,山氣青縹色曰翠微。)山屬曰嶧,(言絡繹相連。今魯國有嶧,山純石相積構,連屬成山,蓋謂此也。)山狹而高曰巒。巒山曰嶞。(謂山形長狹者。荊州又謂之巒。詩云:嶞山喬嶽。)土山曰阜。(阜,厚也,言其高厚。)曲阜曰阿,大阜曰陵。小陵曰邱。山精曰夔,亦曰跂,亦曰云陽。祭山曰庋懸。(自山頂曰冢已下,並出《說文》、《釋名》、《爾雅》三書。)
§事對
【蒙險 含澤】楊文《易卦序論》雲:險而止,山也;險而動,泉也。動靜皆蒙險,故曰山。《春秋說題辭》曰:山之為言宣也,含澤布氣,調五神也。
【銀溢 金湧】《漢書》曰:殷得金德,銀自山溢。蘇林注曰:溢,出也。《關令尹喜內傳》曰:五百歲,天下名山一開。開時金玉之精湧出。
【石鏡 玉臺】山謙之《吳興記》曰:臨安縣東五里,石鏡山東,有石鏡一所。徑二尺四寸,甚清亮。張僧監《潯陽記》曰:石鏡山東有一圓石,懸崖,明淨照見人形。鄧德明《南康記》曰:雩都君山有玉臺,方廣數丈。
【崖館 雲府】廬諶詩曰:遐舉遊名山,松喬共相追;層崖成崇館,巖阿結重闈。庾肅之《山贊》曰:懸巖杳翳,神明攸居;官府風雲,懷吐川渠。
【石閭 金闕】《漢書》曰:武帝禪石閭。謝靈運《太山吟》曰:石閭何晻藹,明堂秘靈篇。《史記》曰:燕昭王使人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山,黃金白銀為宮闕。
【霞璧 雲峰】《荊州圖副》曰:丹雀山高可三十丈,北臨丹水,赤壁如霞。孔曄《會稽記》曰:四明山高峰軼雲,連岫蔽日。
【五臺 九室】酈元注《水經》曰:薄池水西注五臺山北。其山五巒巍然,故號五臺。《玉匱》曰:青城山名九室之天。
【九坂 千巖】張�А逗杭恰吩唬毫杭驕弁林�劍��錁袍唷!妒浪怠吩唬汗順た蕩踴嶧�埂H宋噬醬ㄖ�潰�嗽疲骸扒а揖盒恪!�
【五女 兩童】揚雄《蜀本紀》曰:秦王獻美女於蜀王。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見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引蛇,山崩。五女上山,化為石。魏文帝《登山遠望詩》曰:西山一何高?望望殊不及;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
【仙宮 神闕】王韶之《南康記》曰: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