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臥底 (第2/3頁)
北北衝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極為常見的。
時運不好,磚牆倒塌壓死人都不稀奇。
彭家主要做的,就是命人記下建塢堡過程中的‘不法’之事:“他假託太守之名,強括良田,私建塢堡,令平昌百姓苦不堪言,樁樁件件,證據確鑿,實為北海郡一霸,敢問諸位,若為使君,治下可容得下此人?”
自是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寇家主等人,默契地相覷一眼。
再不濟,也得將此人打包逐出郡去。
意識到彭家主是想引新使君與那小兒相鬥,而他們,便是那隔岸觀火的漁翁,無不佩服彭家主的手段老辣。
但凡能主政一方的兩千石,無不出身世家大族。
旁人忌憚姜劉兩姓,若同為閥閱世家呢?
寇家主含笑,又拿過手邊的茶碗:“彭公此計,大善也!”
其餘士紳的讚歎亦發自肺腑——
“我等,不及彭公多矣!”
彭家主端坐上首,笑容深藏功與名:“兩虎相鬥必有一傷,諸位,耐心等待便是!”
次日一早,彭家主就命匠人父子裝作流民出城。
在牛順父子的眼裡,不管是在莊子上幹活還是去建塢堡,兩者是沒啥區別的,頂多是,城外的風有些大,吹得他們短了一寸的褲管子不斷後貼。
那塢堡就建在林氏隱田不遠處。
說起來,去年他們父子還做了一架耦犁來田間試耕。
而彭家的隱田,與林家的地只隔河相望。
因此,父子倆未走彎路,直接就摸到那塢堡所在的山腳下。
今日負責在工地上巡視的百夫長,是昔日護旗營的張九,他將跟前這對逃難而來的父子上下一打量,得知他們是來找活幹的,二話不說就將人收下。
牛順手握郡兵發給他的竹牌,等那百夫長離去,才敢問身邊父親:“阿父,他為何不盤問我們?”
至少,至少得問問他們戶籍何處不是?
現在這樣,叫人莫名不安。
“我兒莫慌。”牛父瞧著那些揮汗如雨的青壯,心中亦無甚主意,只記得彭家管事的叮囑:“家主叫我們多看,多聽,我們照做就是。”
這一看,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劉三放完水遛彎回來,瞧見工地上杵著兩張生臉孔。
瑟瑟寒風中,倆人瞧著就快碎了。
劉三將冰涼的手攏進袖子,上前與人搭話,一問之下,才知這竟是新來的木匠。
“可是,咱們工地上已經不缺木匠。”
牛順父子聞言,面面相覷。
劉三說著,咧嘴笑笑:“問題倒也不大,你們還可以去修溪井,待遇不比工地上的木匠差,還能換取在惠民米行購糧的資格。”
“溪井?”
牛父做了近三十年木工,從未聽說過什麼溪井。
劉三見父子倆不懂,特意解釋:“溪井,是咱們謝使君下令讓建的,可以蓄水,每個村子都得建。”
“小謝軍侯說了,溪井,平時蓄水,旱時取水,若再加上水車,還能灌溉良田。”
一說起自己的恩人小謝軍侯,劉三的話就更多了:“這兩日小謝軍侯還在命人改進龍骨水車,使君發了話,誰能將水車從人力改為水力,賞金餅三塊、良田十畝,再獎勵一座平昌城裡的宅子,等無佛寺建成,還可以去底下的科研院裡幹活,每月都發一貫錢。”
牛順好奇:“什麼是科研院?”
這個劉三也不清楚。
昨日他就聽小謝軍侯那麼一說。
他沒來得及詢問,小謝軍侯就被人喊走了。
不過,每月能得一貫錢的地方,那定然是個好地方。
然而旁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