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婭/陳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定會來參加的。提到滇緬路,我總會想起他。&rdo;簡短的一段文字,留住了我的視線,勾起我對他們點滴的記憶。
李大勛夫婦是父親生前常來往的同鄉之一。
李大勛、李大林兄弟倆同為南僑機工,海南瓊海人。他們的父親早早地就離開家鄉到泰國,待到回家探親時,帶回同父異母的男孩李大林。一年後,生下又一男孩李大勛。
年少時,兄弟倆一起隨叔父到馬來亞新加坡埠南奧汽車廠學技術。1939年3月又一起報名回國,服務於滇緬路上。抗戰勝利,哥哥李大林趕上機工復員的隊伍回到新加坡,弟弟李大勛與妻子沈桂英留在了雲南昆明。
印象中,李大勛言語不多,而他的妻子較善言談。為了進一步瞭解這位想重走滇緬路的機工遺孀,我特地前去拜訪她。已80歲的沈桂英老人欣然接受了我的採訪。她敏捷的思維,清晰地梳理起記憶中的往事。
1941年起,昆明遭到日本飛機的轟炸,經常拉警報。當時,年方16歲的沈桂英經同學母親介紹認識了機工李大勛。一見面,她就被對方瀟灑的氣質吸引了,為之怦然心動:西裝領帶,錚亮的皮鞋,梳洗整齊的頭髮。最吸引她的,還是同學母親對他的評價:&ldo;勤懇,能吃苦,一套行李就是他的家,經常工作在外。&rdo;
沈桂英老人爽直地講述著,她的介紹人就是機工黎家明的岳母,即同學周瓊英的母親。
黎家明中等個子,濃眉大眼,面板白皙,加上他說話溫和,看上去比較內秀。那是他生前我對他僅有的一點瞭解。在我查閱整理南僑機工資料過程中,在機工復員登記冊中,載有黎家明的那一張歷史檔案,他一家三口的合影留給我深刻印象。妻子懷抱一未滿周歲的孩子,丈夫右手緊搭在妻子肩上,倆人的雙目既柔情又充滿對未來的嚮往;丈夫的手臂攬住了妻兒、攬住了一個家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