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婭/陳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月的臘戍,只要天一下雨,溫度立馬下降,這一天也是濕冷的天氣。緬甸在亞洲雖然是一個數得上的窮國,但是,這個以佛教為主的國家社會治安還很好,途中,我目睹司機沒有鎖車門就直接去檢查站辦手續了。
5月15日,我們趕在早晨五點半起床(北京時間7點),又忙著趕到老臘戍。
老臘戍,實際是一條不足一百米的老街,街道到處是雨天過後的積水泥坑,全是紅土路。老式鐵皮屋頂木板牆壁的低矮房子,排列在街道的兩旁,雖然破舊,但還算整齊。早晨來趕集的緬甸人還不少。有賣菜的、賣水果的、賣鮮花的樣樣都有。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於緬甸太陽光線很強,趕集的婦女都喜歡在自己的臉上塗上用一種特殊的天然植物製成的染料,這真是世界少有的特色!真正的緬甸人面板較黑,而華僑就不一樣。
緬甸是一個佛教國家,集市上不時看到一些僧人到商店門口或攤位前化緣,僧人每到之處,總會有人自動捐些錢物。同樣,我們一行也送一些緬幣,以表示對佛的敬仰對宗教信仰的支援。
一個多小時的觀光和拍攝,收穫最大的是看到了一個&ldo;二戰&rdo;時期的&ldo;老臘戍計程車站&rdo;,還有一家原先由雲南騰衝華僑開辦的製作醬油的作坊。作坊大院記憶體放的一堆木材,是那樣眼熟!我急忙跨步到柴堆跟前,抓起一段仔細瞧了瞧,用鼻子嗅一嗅木材散發出的氣味,使我猛然間想起,這種木材就是&ldo;眉柴&rdo;(&ldo;眉&rdo;字是按海南話讀音)。三十多年前,父親下放到樂東縣的日子裡,經常在週末帶著母親和我,到山榮公社的山上打柴,這種&ldo;眉柴&rdo;生長快而易蛀蟲,但燒火很旺,又易劈開,是父親打柴首選的物件。我詢問作坊的管理人,證實緬甸臘戍居民就是使用這種&ldo;眉柴&rdo;燒柴的習慣。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在異國他鄉,&ldo;眉柴&rdo;的出現,終於讓我明白了,三十多年前父親的生活,依然保留著緬甸這段經歷的印記。離開作坊。偶然間,我們在街上認識了一位老華僑,當年他也和南僑機工在一起生活過。在他的幫助下,我們在老臘戍市上找到了&ldo;二戰&rdo;時期留下的一些舊車,以及南僑機工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其中,&ldo;五和公總社&rdo;就是南僑機工活動的場所,如今這座木樓依然儲存完好。街上,還儲存著當年南僑機工使用過的一口水井,這就是當年父輩們在緬甸異國他鄉抗戰的家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