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第1/2頁)
浴火小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餘自新沒吭聲。
她帶他們去村小學,這是整片地方最好的房子,雖然只有一排六個教室。另一排房子是老師辦公室和宿舍,不過宿舍現在還沒建好,找不來工人。年輕點的都去外面打工了。
餘自新今天給三年級小朋友上課,本來應該上語文,她換了主題,讓兩個來給大家送書和文具的大哥哥講講自己的職業都做什麼。
比起給別人裝飾房子的哥哥,小朋友們顯然對醫生哥哥更感興趣,問了李英琪好多天馬行空的問題。
還有個淘氣小男孩笑嘻嘻問他,「哥哥你有女朋友麼?」
這裡課間不打鈴,是一個老奶奶負責敲鐘。
學校還有一位民辦老師,和餘自新一樣是「全科老師」,什麼都教。
下課時餘自新還叫幾個小女孩到講臺前排隊,她給她們梳小辮子。
李英琪觀察了一會兒,覺得自己應該也能行,拿了些橡皮筋幫忙。
餘自新給他一把齒密密的篦子,「先用這個梳。」
原來有些小朋友頭上長了頭蝨。
她說,「這個年紀小孩最喜歡頭碰頭,一個人有了很快傳染全班。」
李英琪手顫了一下,開啟小孩頭髮仔細梳篦。
在這天之前,他對蝨子唯一的印象就是張愛玲那句「生活是一襲華麗的袍子上面爬滿蝨子」,哪裡想得到蝨子還會在小孩子頭髮根部產卵,牢牢粘在頭上,用篦子篦下來時會爆漿。有的小朋友頭皮上還有已經發黑的血痂。
劉洋手沒李英琪靈巧,他本來也坐著幫忙篦頭,只是梳完四個小朋友的頭髮就破防了,他跑到教室外面溜達,直到上課鐘聲響起也沒回來。
餘自新後來告訴他們,這個小學裡九成小朋友都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年老眼花,還要做農活,照顧得難免疏漏,用他們自個的話說「娃娃不生病能吃能喝就好」。
劉洋兩手手腕全都撓出血點了,還是覺得癢,李英琪說他是心理作用,他堅稱自己染上蝨子了。
李英琪問,「為什麼不讓小孩們剃個頭呢?那不就容易了?」容易洗頭,也容易抓蝨子。
餘自新搖頭,「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需要照顧他們的自尊心啊!」
劉洋和李英琪若有所思。
太難了。
所有問題都攪在一起了。
要修路,要教技術,宣傳衛生的觀念……
單憑基金會沒法解決。更別說餘自新一個人了。
但她很樂觀,「比我剛來的時候進步了好多呢!你們下次再來肯定能發現又有進步。」
五一假期結束,兩個大男生坐在回去的車上,心裡沉甸甸的,他們只送了些物資。
李英琪跟劉洋說,「我覺得,她比我們勇敢得多。」
餘自新勇敢麼?
她自己不這麼覺得。
只是有些事情她不得不做。如果她不做,就沒人做。
她跟秦語說學校的情況,有些時候必須幾個年紀的孩子一起上課,體育,音樂,美術,生活常識……餘自新還想教大點的孩子做些小手工,他推薦了「蒙特梭利」教育方式。還請教他在加拿大的朋友,又寄了一些ho schoolg的書籍。北美地區有些偏僻的地方學校情況有和她這相近的,希望這些書和別的老師的經驗對她能有幫助。
餘自新很受鼓舞。她認真回顧自己兩輩子的經驗,覺得自己和二姐有個她們從來沒在意過但其實非常重要的優點,不管日子再困窘,她倆都沒放棄對美的追求。二姐喜歡漂亮衣服,追求時尚,她呢,從小喜歡做小髮夾,拼布帽子,哪怕住地下室也要佈置得溫馨。
現在,她要把這顆小種子送給這裡的孩子。只要有欣賞美的能力,對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