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前裝線膛燧發手槍 (第2/3頁)
神級穿越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有那麼長?”
“八九不離十。”
“那就一個長的一個短的,愚兄舅舅也好看著改造……”
“工具還能再用,要不了幾天就能做好!”
楊浩拿著槍管回到家,讓鐵匠把內徑和外徑挫成一致的,挫好後熬夜拉膛線。
一個多小時拉好迫不及待地組裝起來,槍管放進握把和護木提前準備的槽裡。
這才發現槍管底部後面沒有加強的鋼條,沒有鋼條加固槍管開火時容易蹦起來,和護木分離……
“該死!這麼重要的設計居然忘了!”
想透過古法釺焊焊接鋼條?貌似古法釺焊焊接受不了大力猛擊,很容易被嘣開。
切割一點邊把鋼條塞進去再焊接?影響美觀不說,還把膛壓最大的底部強度給降低了。
用螺絲連線鋼條?鋼條還不是要焊接在螺絲上?焊接點還更小,更受不了開火後的後坐力猛擊。
那就除了把槍管底部鋸開幾毫米厚,留下加強鋼條和槍管連線處不要鋸,把鋸開的這幾毫米敲成加強的鋼條一種辦法了,這樣的話螺紋就得再攻深一些。
高錳鋼做的鋼鋸條可以鋸的開,就是鋸條磨損大一點。
次日一早,楊浩讓鐵匠鋸槍管底部,人家經驗豐富的很,咱還是別添亂了。
鐵匠掌握著角度和深度,沒一會兒就鋸開了,溼泥裹著槍管給鋸開的地方加熱,槍管不能熱,否則可能會變形。
加熱後用工具把鋸開的地方撬下來,小錘子叮叮噹噹敲了一會兒就做好了。
用鋼針釘出四個眼,好裝在握把上,握把上方也得削去一點厚度,裝好後再打磨一下。
握把上方削好,楊浩裝上去看看沒什麼問題,只有照門還沒磨出v形,要等彈道資料出來後才能確定照門高度,開始組裝。
沒兩下組裝好,螺絲擰緊,鐵條箍緊,除了子彈和火藥外,一切ok!
子彈好做,打造一把夾頭大一點的老虎鉗,兩個夾頭裡分別挖空成子彈的外形和尺寸,當做簡易的子彈製作鉗,米尼彈底部內凹一點,還得配一個錐子用來壓底部凹陷。
把鉛融化,子彈鉗捏緊,挖出的部分倒滿鉛液,拿錐子壓一壓,給子彈內凹放一個小軟木片,拿錐子稍微壓一壓完事。
米尼彈是用鉛做的,鉛比較軟,底部又是內凹的比較薄,開火時膨脹的火藥氣體會把鉛彈底部撐開來。
沒有小小的軟木片的話撐開的形狀有點亂,有小軟木片墊著和緩衝,撐開的形狀受控,不會散亂開影響子彈飛行軌跡。
撐開的鉛彈底部和槍膛與膛線緊密貼著飛出去,既保證了氣密性,又有效的利用到膛線的作用。
所以米尼彈可以比槍的口徑略小,非常容易裝填,不像圓珠鉛彈不會撐開緊貼著槍膛飛出去,所以圓珠鉛彈一般比槍的口徑略大一點,以保證氣密性。
這把燧發手槍的口徑是10毫米,硬質物體間有01毫米的縫隙就足夠其活動,所以子彈的口徑是99毫米。
子彈是米尼彈,不過以後不叫這名字,楊浩起名叫尖頭鉛彈。
尖頭鉛彈不能只靠撐開的尾部緊貼槍管,不然比槍管細一點點的尖頭可能會歪,歪這麼005毫米打出去後有可能歪小半米。
所以楊浩設計的子彈前部有一圈凸起,用來穩定子彈前部保持在正中間。
凸起直徑比槍管略大,畢竟凸起在子彈前部,膨脹的火藥氣體吹不過去,或吹過去的壓力不夠,不能有效使凸起膨脹到緊密貼合槍管內壁和膛線的程度,凸起直接直徑大一點為好。
有了這一圈凸起,子彈就不是那麼好裝了,不過也比圓珠好裝一點,手指都能戳的動,用通條捅當然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