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外馬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告訴你,連谷書記都表揚我的字好呢(谷牧的字寫得也很不錯),行署的人還邀請我參加革命宣傳隊&rdo;
&ldo;哈哈&rdo;
&ldo;參加宣傳隊就算參加革命了,今後我來養活你&rdo;
&ldo;哈哈哈&rdo;
……
晚飯後,新海連特區工商部的許國祥部長來到天后宮,跟大家一起核對存放在&ldo;中字102號&rdo;上的私人財物、並商量相應的處理辦法。
船上的貨物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從古董到藥品什麼都有。屬於蔡智誠的東西主要是一百二十匹細布和一百八十捆棉紗,這是他在中紡公司當特派員時搜刮到的不義之財,這類東西當然無法再轉運到別處,唯一的方法是就地變賣、把體積龐大的棉布換成別的東西。
許部長提供了當地交易所的物價表。從行情上看,一匹細布在新浦相當於300斤小麥、一捆棉紗價值180斤麥子,蔡智誠可以選擇把手裡的布匹換成人民幣,也可以兌換成糧食、油料或者其他貨物,在交易所裡做買賣。
&ldo;我的天,好幾萬斤小麥,這可怎麼辦?&rdo;當初在上海灘搜刮這些物資的時候,蔡智誠曾經打算把它們換成美鈔或者黃金,可沒曾想搞到最後居然會變成了一大堆糧食。
&ldo;修路工地上的人,吃的都是黑豆窩頭呢&rdo;,妻子在旁邊幽幽地說。
&ldo;你的意思是……把這些糧食都捐獻給他們?&rdo;
陳麗君認真地點點頭。蔡智誠不禁樂了:這共產黨還真是厲害,才一天的工夫就培養出了一個公而忘私的積極分子。
自從在工地上寫了幾幅標語,蛋蛋女士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她從行署的那幫小青年那裡借來一本《宣傳員手冊》,趴在油燈下認真揣摩著其中振奮人心的口號,好象真的很希望把這項革命事業進行下去似的。
只可惜,儘管陳麗君願意留下來繼續革命,但革命隊伍卻對她另有安排。
4月18日上午,新海連特區的領導再次會見國大代表及家眷。谷牧書記這一次沒有再講&ldo;願去願留&rdo;的方針,而是直截了當地表示:人民政府將在近期內安排大家返回國統區‐‐這突如其來的決定讓在場的人們都感覺十分意外。
事情是這樣的:1949年的4月中旬,正是國共和談即將水落石出的關鍵時刻。4月16日,國民黨代表黃紹竑和顧問屈武攜帶著草擬完成的《國內和平協定》由北平飛往南京,國民政府簽約的最後期限是4月20日。而就在這時候,七位國大代表卻因為坐上了傘兵起義的輪船,被稀哩糊塗地弄到了解放區,這極有可能讓別有用心的人製造出莫須有的藉口,從而給談判的結局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其實,國共雙方早已對談判破裂的結果有所準備,並且都做了下一步的打算。當時,國民黨方面參加和談的主要是同意&ldo;無條件投降&rdo;的張治中派以及主張&ldo;有條件投降&rdo;的李宗仁派,而在沒有參加談判的派別中,蔣介石和閻錫山等死硬派的態度是既不投降也不合作,可何應欽派則表示願意建立聯合政府、主張&ldo;有條件的合作&rdo;,這樣的立場雖然與共產黨的要求還相距甚遠,但畢竟可以作為分化瓦解的重要目標,因此,何應欽也就成了當時統戰工作的主要物件。
被傘兵帶到新海連的這些個國大代表都屬於何系的人物。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與其讓他們留在解放區接受革命教育,倒不如送回國統區發揮統戰作用更有意義一些。於是,從4月18日這天起,蔡智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