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念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來兩個女老師穿的高跟鞋,男老師穿的皮鞋,但在這裡幾天之後,他們紛紛換成了苗族布鞋和解放鞋。山路崎嶇,還是穿這種鞋舒服。
「老師的鞋放起來了。」支教老師說:「因為老師覺得你們的鞋很好看。」
「我的鞋是我媽做的!」同學們很高興:「我奶奶也會做。」
「我也是!」
「我也是!」
「老師。」又有同學問:「你們外面的人都穿高跟鞋嗎?」
「不是的。」老師說:「外面也有布鞋,只不過和你們的不一樣。」
這群小孩,對外面的印象停留在「縣城」,有的去過縣城,比如石黛,有的從未去過縣城,比如牛果果。聽寨子裡的大人說,城裡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那裡燈紅酒綠,繁華似錦。那裡彷彿另外一個世界,與苗寨大相庭徑。
「等你們長大了,一起努力。」支教老師說:「就會脫離貧困的。」
然而路過的周校長聽到這話,卻停了下來,他似乎有不同意見:「段老師,我想我應該糾正一下,這裡的人只有貧,沒有困。」
若真追究起來,苗人的歷史可有上千年。苗人的祖先是蚩尤,也有過極盛之時的高光時刻。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苗人幾經演變,散落各地,形成了白苗、花苗、紅苗等不同支系。水春寨及其周邊苗寨,就自稱紅苗,屬紅苗流派。
這麼多年來,苗人幾經沉浮,歷經苦難,卻以勤勞為基準,開墾荒山,種植水稻,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下來。相對於外面來說,「貧」是真的,「困」倒不至於。比如今日,苗人善待老師,送娃上學,漸漸與外界接觸,這不正是進步嗎?不正是一條正確的路嗎?
只要有曙光,就不會困於一地,困於一時。
第27章 支教老師02最喜歡的老師
支教老師們嚴格按照小學的教學標準,該上的課必須上。
以前沒有上過的自然課,因為支教老師的到來,也重新撿起來了。自然是什麼?是花草樹木,是山川河流,也是春夏秋冬。
老師在講臺上教同學們分辨飛蟲走獸:「對人類有益的小鳥,就是益鳥。比如喜鵲、黃眉這些。同學們遇到這些益鳥的時候,不要捕捉,它們會替我們吃掉莊稼裡的小蟲。」
「老師。」有同學舉手:「那有害的是不是二鳥?」
苗語裡「益」和「一」是同一個讀音。
「不是。」老師轉身,走到黑板邊,寫上一個大大的「益」字:「是『益』,不是『一』。」
「每個動物昆蟲都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性。」老師又說:「同學們可以抓一些小昆蟲,我們來研究一下。」
這個簡單,同學們都很高興:「好!」
下課後,同學們商量著去抓些什麼昆蟲動物。但是外婆交代了石黛今天要早點回家,她就沒有和同學們一起去。
原來外婆今天去看巫師了,巫師給她燒了兩個雞蛋,她把雞蛋拿回來,叫石黛吃掉。石黛吃著雞蛋,跟外婆說:「我們老師叫我們帶小動物去上學。」
一年級的學生,暫時還分不清昆蟲和動物,在他們眼裡,沒有什麼區別。
「帶動物過去做什麼?」外婆問:「讀書還養動物?」
「老師說要觀察它們……就是……就是觀察它們。」石黛也不太明白,反正老師就是這麼說的。
「行。」外婆說:「你明天把家裡的公雞抱過去吧。」
第二天一早,石黛起床後把公雞綁了,帶著去學校。同班同學除了她,還有另外三個也帶了雞,所以大家並不覺得有問題。而且同學們熱情高漲,等著段老師來跟他們上自然課,觀察小動物。
段老師來了。
剛一進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