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 (第2/3頁)
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吸血。
及至建隆中期,滇黔叛亂,朝廷平亂之後,作亂雲南蠻部轉進安南邊境,則進一步加劇了安南北部邊境的混亂,甚至逐漸發展成為安南、雲南、廣南三國道交界處的一片毒瘤,極大地影響了安南與帝國陸上交流往來。
有鑑於此,從劉娥還在攝政時期,安南國就開始了對北部蠻亂的軍事清理行動,收效是有的,難解決根本,因為根本無法根除那些蠻匪。
到後來,鑑於廣南邊境蠻匪作亂,屢剿不絕的情況,世宗皇帝詔命,從帝國中樞層面,安排協調邊境道州與安南國這邊的聯合剿匪治安行動。
相互配合之下,比起此前的獨立行動,效果自然好了很多,不少橫行一時的蠻匪強人,都被官軍剿殺,持續數年的血腥清剿之後,蠻匪氣焰終於遭到剿滅,邊境也獲得了難得一段相對安定的時光。
然而,這樣的成果,是建立在帝國中樞巨大壓力,兩道一國耗費巨大人物力的情況下,而這種強度,顯然不可能長期維持的。
安南北部邊界地區,那些複雜的地理、民情、風俗情況,都導致其很難輕易穩定下來,再加上一些居心叵測、心懷貳意的地方土豪,推波助瀾,興風作浪,其成為禍亂一國二道的策源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隨著劉娥去世,安南國進入“廷府共治”的時代,朝廷內部鬥爭的加劇,也導致北方蠻匪以及邊境地區分離勢力的再度抬頭。
北境蠻亂,也再度成為安南國身上的一顆毒瘤,然而,對交趾朝廷來講,不管那些蠻部鬧得多兇,也只是一些匪盜之徒罷了,能擾亂治安,但難成大氣候,想要動搖安南國的統治,更是差得遙遠。
相比之下,真正被交趾朝廷視作腹心之患的,乃是被先王劉文渙封到西南文、萬二州的劉繼元、劉繼初兩兄弟了。在對二侯的態度上,交趾朝廷不管哪個派別,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尤其在二州威脅日益壯大的情況下。
到正統二年,劉繼元、劉繼初兩兄弟,據二州已經三十五六年了。三十餘載春秋,兩個身世悲苦的少年也人到中年了,尤其是劉繼元,已近知天命之年。
然而,漫長的時間,沒有將不滿與怨恨消解,反而更加深厚。在這三十多年的歲月裡,二侯始終面臨著交趾朝廷防備與打壓,尤其在劉娥擺平朝內的對手之後。
而劉繼元兩兄弟,則基本上是針鋒相對,募兵養士,壯大勢力。不過,綜劉娥攝政生涯,雖然一度打算用強力手段解決二侯,但最終都沒有付諸於實際行動。
一則顧忌內部不穩,二則是來自帝國京畿的凝視,讓劉娥投鼠忌器,因此長期以來,只能透過政治、經濟手段去分化瓦解文、萬二州。
同理可得,劉繼元兄弟倆,也是顧慮重重,劉太后與宗藩約法,像兩座大山牢牢地壓制著他們的野心。劉娥去世時,動過心思,好不容易按捺住了,等到世宗皇帝駕崩,中央帝國新舊交替之際,尤其在正統元年交趾發生“太子政變”之後,劉繼元與劉繼初兩兄弟,也終於下定決心放手一搏了。
兩兄弟聯合起兵,打著“誅殺奸邪、匡扶王室”的旗號,集文、萬二州三萬餘軍,傾巢而出,向交趾進兵。自真臘之亂以來,時隔四十五年,再度掀起了一場幾乎波及全安南的大叛亂。
二侯起兵之初,震動的不只是安南國,其連鎖反應,甚至影響到整個半島,帝國中樞在收到訊息之後,也不免將目光投放過來,態度是毋庸置疑的,堅決支援安南國平叛,但由於劉維箴初繼位的原因,這份支援也只停留在口誅筆伐之上。
劉繼元、劉繼初二侯養士練兵三十載,遽然東出,其戰力還是有一定保障的,並且在前期給安南造成了極大損失與震撼。
然,兵強而德衰,剛不可久,也只是逞了一時之強罷了。叛軍在安南南部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