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裡挑燈看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肯定是得知了什麼機會,跑來給自己賣份人情。
趙構瞬間變得無比誠懇,彎腰作揖:“還請先生教我!”
秦檜推辭道:“微臣力所不逮,不敢胡亂指點。”
當然要先吊吊價了!
趙構幾乎要跪下,苦苦哀求道:“還請先生救苦救難,指點迷津,救小王於苦海。”
秦檜一臉於心不忍的樣子,挽著趙構說道:“唉,大王如此誠意,反倒叫微臣坐蠟了。罷,微臣就斗膽說著兩句。”
“請!快請說!”趙構激動地說道。
“大王,官家御駕,不日北上。北伐之事,當如火如荼。但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北伐王師,收復燕雲十六州,糧草能不能跟上,是至關重要。
大名城是河北中樞,天下各州縣的錢糧都會轉運至此,再北運至前線。所以,大名城至關重要,河北轉運司至關重要!”
趙構若有所思,但是依然裝糊塗道:“可是前兩日,王相(王黼)奏請範公(範訥)為河北轉運使,留鎮大名城。”
秦檜似笑非笑地說道:“我朝慣例,用兵之地,都會遣內宦宗室為監軍。燕國公備受官家信任,還不是有監軍駐在陝西河東?”
“監軍?”趙構大喜道,“先生是叫小王留在大名城監糧草事?”
“而今北伐,糧草事就是最重要的軍國之事!”
“可是父皇會答應讓我留下嗎?”
“大王乃官家皇子。父子至親,遠勝外臣內宦。且官家親口對臣等說過,大王純孝至誠,質樸淳厚。
大王,微臣只是提了個建議。要想成事,大王還需求得一人相助。”
“誰?”
“入內內侍省都知,勾管皇城司的劉若愚劉節度使。”
趙構眼珠子亂轉,起身拱手道:“謝會之先生這番推心置腹的建言。小王今後,當十倍報答。”
秦檜客氣了幾句,起身告辭。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的內兄王殆笑道:“會之,你倒是會來事,幾位皇子跟前,都坐過一遍。就連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九王面前,你也去賣份人情?”
“呵呵,”秦檜淡笑道,“小事不成,難謀大事。這天上,不知道哪片雲彩會下雨。東宮昏庸無能,諸皇子又都不是省油的燈。
變數很大啊。這次北伐,就是最大的一次變數。”
周圍的親朋好友紛紛點頭。
入夜,行宮裡趙佶突然想起出師北伐,糧草的事情,心裡有點牽掛遲疑,忍不住問陪在身邊的劉若愚。
“若愚,範訥為河北轉運使,聚財囤糧有方。短短十餘日,就從河北、京東州縣聚得錢財百餘萬貫,糧草無數。
只是事關重大,朕還是有些不放心。”
摸透了他心思的劉若愚建議道:“官家,何不在大名城放一位監軍?”
“監軍?”趙佶點點頭,“妙!可是放誰呢?”
劉若愚想了想,“父子至親,官家何不放一位皇子在大名城?”
趙佶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可是放誰呢?
左思右想,他又忍不住問劉若愚。
劉若愚小心翼翼地答道:“臣覺得,當以純孝為先,聰慧不聰慧倒也無所謂,反倒木訥些還好。”
趙佶聽懂了。
腦子裡把隨駕的幾個皇子過了一遍。
嗯,老九趙構,平日裡非常孝順,母不尊、名不顯,又是老九,前面好幾個哥哥,就算有異心,也輪不到他。
質樸淳厚,心眼不多,嗯,就他了!
當即,趙佶傳下御筆,任命康王趙構為河北京東租庸使,留在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