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不值得何進這般重視。
他是想要透過樊城的荊州軍將自己的使者送去襄陽,劉表,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何進彷彿篤定劉表會應邀前來樊城與自己見面,所以在派出使者之後,便撤回了此前太史慈、曹仁部的攻城兵馬,對樊城僅是圍而不攻。
果然,當大乾的使者進入樊城,張允哪敢對其有絲毫不敬,現在連傻子都知道荊州已如同大乾案板上的鯰魚,蹦躂不了多久了,若此刻動了大乾的使者,不是等同於絕了自己的後路嗎?
在瞭解了使者的來意後,張允畢恭畢敬地派了一隊兵馬護送其往襄陽而去,這種惱人的事情,他覺得還是交給舅父劉表去操心吧。
而劉表對於大乾使者此時的到來同樣頗感意外,畢竟此刻樊城都還掌握在荊州軍手中,即便要派使者勸降,難道不應該是攻下樊城、兵臨襄陽之後的事情嗎?
從大乾的這般舉動,劉表不難看出何進對於荊州志在必得的信心。
可劉表卻認為,天險尚在,自己未必就沒有談判的資本。
於是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前往樊城與何進相見,而他的這個決定也將直接影響荊州之戰的走勢,所以天下人的目光皆聚焦在了此次會晤之上。
六月中的尋常一天,樊城外卻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
當日上午,大乾率先將主力兵馬後撤至樊城兩裡之外,這當然是劉表提出的要求,若不如此,他即便到了樊城,又哪敢出城與何進相見?
大軍撤後,城下僅留下趙雲、典韋統率五千精騎負責拱衛何進的安全,這同樣是雙方商量好的兵馬人數。
劉表見狀,亦命張允親率五千精兵護衛自己來到城下。
在遠離樊城弓弩射程外的平地上,早有大乾士兵搭建好的一座簡易涼亭,此中還備有兩份酒食。
劉表先是派人前去檢查,在確認沒有可疑之處後,才將兵馬暫時交給外甥張允,自己則僅帶了從子劉磐作為護衛,往涼亭而去。
何進見狀,亦是命趙雲領騎兵待命,自己在典韋的陪同下上前去與劉表一會…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