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靈騎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有許多耕地可以繼續開發。農業的發展依舊有很大的空間,這為未來的糧食生產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在歷史上,大唐帝國與以往的帝國存在著一個根本性的差異。這個差異在於,大唐帝國不僅僅是一個強大的工業帝國,而且在未來,它還可能成為一個強大的資訊帝國,甚至有可能開啟一個嶄新的宇宙時代。
工業和科技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人口作為支撐,這些人口為國家提供了無數的工作崗位。因此,大唐帝國的土地壓力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巨大。
只要糧食產品的產量足夠滿足消耗需求,人口數量龐大對於大唐帝國來說,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在唐陌的治理下,人口已經被劃分為非農人口和農業人口兩大類。
實際上,在一個工業國家中,不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人口數量,可以是農業人口的三倍甚至更多。因此,即使大唐帝國的人口再多出十億,也未必會感受到太大的人口壓力。
然而,戰爭消耗的問題卻是一個棘手的難題。大唐帝國並沒有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解決辦法。唐陌總不能在沒有實際需要的情況下,無緣無故地發動內戰來消耗人口吧?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理智的。
所以,在唐陌提出了這些問題之後,現任的帝國副宰相楚牧州也好,即將接任帝國副宰相工作的南宮鴻也罷,臉上的笑容就都顯得不那麼自然了。
即便他們都是人中龍鳳,都是絕頂聰明的上位者,可他們在面對統一了世界的大唐帝國的時候,依舊還是缺乏足夠多的經驗。
這就和當年的秦始皇面對的情況差不多:帝國已經戰勝了所有強大的對手,那麼未來究竟要做些什麼呢?他自己不知道,他手下的官員們也不知道,所有人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秦國的滅亡是因為暴政嗎?如果單純把秦始皇理解成一個暴虐瘋狂的變態,顯然是片面的。他肯定不是一個坐在位置上每天想著怎麼殘骸子民,拿屍山血海取樂的傻子……如果他是,那被他幹掉的六國俊傑們又是個什麼德行?
秦國滅亡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沒有經驗,在它之前並沒有一箇中央集權大一統王朝,所以秦國在吞併了六國之後,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應症狀。
就連秦始皇本人也因為缺乏經驗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他和他的大臣們只能採用風險最小的辦法:循規蹈矩。
這就是為什麼秦國沿用了自己的律法和經驗,將戰時狀態下的王秦國經濟與組織架構直接扣在了統一之後本來應該修養生息的秦帝國身上。
如此一來,被征服了的六國平民當然感覺自己遭到了暴政的虐待:這一大堆過去沒有的規矩扣在了腦袋上,再來幾句什麼逾期者死之類的恐嚇,加上六國士族階級不滿秦國的筆刀潤色……秦國的形象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好不容易統一了,為了戰時經濟可以繼續維持,北拒大漠南征山林,修奇觀建雄城……這不是簡單的好大喜功,而是一種被制度和經濟裹挾著停不下來的窮兵黷武。
秦始皇能停下來嗎?停下來那麼多官爵等著晉升,那麼多的恩裳等著發放,誰敢停下來?
誰向那些已經瘋魔了的喜歡割了耳朵算功勞的驕兵悍將解釋“國家沒田給你們分了,你們的軍功要不就算了?回家安安穩穩過日子去吧……”
讓修長城的老百姓回家容易,讓那些看押老百姓修長城,等著以此建功立業的官吏們回家還那麼容易嗎?
這套東西從商鞅時代就開始玩了,秦始皇沒有勇氣或者說沒有能力去變革,李斯之流也沒有勇氣或者說沒有能力去變革,所有人都抱著這套已經不合時宜的玩意兒等死,那最後的結局可不就只有死路一條麼。
千萬別覺得否定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