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太原北門外柏樹園普濟觀旁購廟地38畝籌建。派候補知縣王曾奇赴天津口岸,透過英國福公司天津洋行購來機器裝置,並以高薪由天津、漢陽等地招募來30餘名技工。同年12月又上奏朝廷,獲准動用光緒二十三年山西整頓歸綏(今呼和浩特市)關稅斂收之餘銀50000兩,作為開辦山西機器局的經費。同年底機器局初具雛形,部分開工生產,並向社會亮出‘機器局’招牌。” 山西機器局下轄“五廠一房”,即機器廠、翻砂廠、熟鐵廠、木樣廠、銅帽廠以及鍋爐房。雖名之曰機器廠,實際只是一個槍械修理廠,其生產以修理槍械為主,兼造初級火器,大刀、戈矛、洋鼓、洋號等。槍械產品起先為十八毫米口徑的“二人抬”火槍,後改為由英國福公司提供全部金屬件,配製槍托進行裝配,生產只能裝一發子彈的“獨子快槍”。“獨子快槍”雖遠遠落後於英軍當時裝備的五子連發步槍,但在國內仍屬新式武器,受到清廷讚賞。加之1900年慈禧出逃西安時,為“護駕”衛隊馬玉昆部修械有功,山西機器局一時名揚全國。
閻錫山的軍事工業就是在山西機器局原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辛亥至1930年中原大戰,在閻錫山的一手主持下,山西的軍事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整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下列幾個時期:
1、山西陸軍修械所時期。“這一時期,由民國三年(1914年)到民國九年(1920年),共計六年。在這一時期中間,擴大範圍,增添裝置,逐步向前發展。”
辛亥革命山西光復後,軍政府便迅速接管了山西唯一堪稱軍事工業的“山西機器局”。隨即任命李陶庵(李蒙淑)為機器局局長,著手進行擴建工作。幾年中雖有一定的發展,職工由初創時期的80餘人,增至200餘人。但基本情況未變,仍保是留原“五廠一房”,仍以修理槍械為主。
1914年7月,閻錫山任山西督軍期間,開始對原山西機器局進行改組,成立了“山西陸軍修械所”。山西陸軍修械所與山西機器局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相對獨立的機構,而是隸屬於督軍公署的軍械局,直接納入閻錫山政治軍事的執行機制之中。
修械所創辦後,其經費指定由殺虎口(山西雁北通往口外的一個重要關口)的稅收供給。其負責人——所長,先由督軍公署軍械局一等局員鄭祥徵擔任,同年10月改由原機器局局長李陶庵兼任 。因經費關係——每月僅1400元,修械所創辦初期,只在內部進行了一些革新整改,無大的變動。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宣稱“保境安民” 發展軍事工業(2)
1917年,閻錫山以山西督軍兼省長後,與其第一次擴軍相適應,對軍事工業進一步重視了起來。修械所得以繼續擴大與發展。
制約修械所發展的因素在於經費之不足。閻錫山為解決修械所的經費問題,首先設立了“銅元局”。銅元局看似與軍事工業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實上正是它為閻錫山軍事工業的初步發展奠定了物質的基礎。銅元局的作用在於用低價從民間收購舊式制錢,然後鑄造銅元,從中獲利。“閻錫山籌謀以‘三九’制錢(即含銅量%的制錢)為原料,用三文制錢改鑄可當20文制錢的銅元一枚,在全省流通制錢中約用50億文,改鑄銅元19億枚,可當制錢340億文,幣值即擴大倍。按當時主幣銀元與制錢的兌換率,所鑄銅元即相當於1700萬銀元;若按流通中的約50億文制錢計則不過250萬銀元,一經改鑄之後相比,憑空獲得1450萬銀元之巨”。
籌建之初,從節省經費考慮,銅元局由杭州訂購了一批製造銅元的舊機器,“於是擴充範圍,興工建築。計增設提鉛廠、鍊銅廠、熔化廠、鋼模廠四個廠,原有的機器廠改為印花廠、碾片廠、較準廠、銃光廠等,同時添購了大鍋爐一部,一百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