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條件。宮內表示同意,但須向太原軍部請示後再作決定,並且邀請溫懷光派高階軍官到汾陽與日軍“聯歡”。
爾後日方經過研究,於6月同意將孝義城“讓渡”給閻軍,但附帶宣告,為了雙方友好,閻軍不得再沿用對雙池、兌九峪的“佯攻”故技,不得對外宣傳說將孝義城“攻下”,再次損傷“皇軍”的威望。否則,日軍將斷然將城收回。
這樣,閻軍騎兵第1軍軍部和所屬騎兵第2師師部,即進駐孝義縣城。騎兵第1師、騎兵第4師都駐紮在附近村莊。
閻錫山對日軍將孝義讓出頗為滿意,曾對趙承綬說:“這次對方把孝義讓給咱”,“可以徵到不少糧食,一縣可抵晉西四五個縣,還可以伸展到平遙、介休邊上”。但是,閻錫山又認為,駐防孝義後,“共產黨會大大宣傳咱和日本人妥協、投降,”並且“可以直接打咱們”,“對咱很不利。” 他深恐溫懷光應付不了這個局面,因此,令趙承綬將第7集團軍總司令部由隰縣移駐孝義。
從此,日閻之間,信使往來,更加頻繁。閻錫山與日軍的勾搭,遂成為公開的秘密。因而,引起了日本中樞政要和日軍首腦機關的重視。陸軍省、興亞院、中國派遣軍一致認為:對閻錫山的招撫,“是瓦解重慶將領中最有希望的工作。”以後,楠山的繼任者巖松義雄和花谷正,“運用各種對華謀略”,作了更大的努力。從巖松義雄同年6月28日致閻錫山的一封信,可見一斑:
回顧過去北洋派之全盛時代,餘為一青年將校,作為坂西顧問之助手,在北京非止一次有幸得拜閣下。爾來久違。餘(近年)屢於華中執勤,南北隔絕,不能聆教,徒至敬仰二十餘年!
餘今奉大命,來至(與您)聲息相通之地,卻干戈相見,這種現狀,個人衷心感到遺憾。
然毀於一旦之邦交,經由以興亞之大局為重的中日同志之手,使和平建國之氣運已與日共熾。由於餘多年敬畏之知友汪先生等貴國有識憂時之士的努力,基本邦交調整方案也已走上軌道。不久前汪先生訪日得以實現的確值得慶賀。特別是近來,餘之同志田中少將已開始與閣下談判討共和平與山西之安定開發,恰於此時餘奉命至晉赴任,乃餘之最大歡樂與幸福。餘曾在上海服務期間與許崇智、張繼、居正等西山會議派諸友、更與黃郛、張群先生等交談,說服在南昌之蔣介石從背面幫助過清黨運動,餘從當時就是一個徹底的*主義者,並非主張絕對需要討共之今日始。幸閣下和汪先生共為中日百年大計,在*陣營合作,高舉興亞建設大旗,使貴國南北救國同志一齊奮起,此重大影響自不待言。而且討共為名正言順,和平為燃眉之急,餘以為不應逡巡徘徊。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與日勾搭(5)
試觀今日世界戰爭之前途已漸明瞭,和平推遲一日招致十年損失。貴國為抗日戰爭所倚之外力今其果如何?英、美、蘇均為其本國之安危,窮於苦思焦慮,無暇他顧。閣下夙善明察,今何空殉蔣之愚策!豈不聞大義滅親?願閣下以濟萬民於塗炭,救中國於未倒為己任。並請靜觀世界戰爭之推移和隆隆日本之實力。
以閣下之智德兼備、聲高望重,此際正該決然英斷、討共反蔣,非餘一人之希望,當為中外人士所讚賞。我明治維新之歷史,由尊王攘夷而開國進取,其事可鑑,祈下決心。
餘非強以此誘惑閣下,相信您的正義會同我等在討共和平的大道上闊步前進。若此則大東亞之興廢、貴國之將來究用何良策,敢不仰聽閣下垂教?餘誠願化干戈為玉帛。
與閣下在太原城頭舉杯賞月觀花,談愛國安民、救產拓荒之道,其樂如何。當就任之初,和、戰等重大政策之抉擇餘當次第安排。文拙而意未盡。書中或有不敬之處,尚請原諒。餘之真意切煩賢慮明察。
暑熱之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