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4/4頁)
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邊無際,沒有一點擁擠的感覺;大廳裡雕樑畫柱,象進了殿堂,十兵們又驚又喜,面面相覷。
過了一會,雨過天晴,李世民發現自己的盔甲剛剛已經被雨淋透了,於是他脫下盔甲,順手掛在了廟前的酸棗樹上晾曬。
這時,士兵們一個個都從小廟裡走了出來,整裝待發,可是經過這一番勞頓,大家都覺得肚子咕咕叫個不停。此時軍糧所剩無幾,這下可愁壞了軍隊裡的伙伕。
“大王,現在軍糧不夠,做的飯不夠吃,怎麼辦呀”有部下向李世民報告說。
李世民並不著急,他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身邊的這灣池塘:喝粥吧!
說也奇怪,剛剛還清得見底的小灣,頓時變成一灣濃稠的稀飯。十萬兵馬吃飽後,備好行裝,又開始遠征了。唐王走後,他的戰馬在那小灣的石橋上留下了一個清晰的月牙形蹄印。而他那十萬兵馬,卻踩出了彎曲不同的九條小道。從此,那避雨的小廟就叫“百龍廟”,那廟前的酸棗稱為“掛甲樹”;那旁邊的小灣叫做“引湯灣”,那灣上的石橋就叫“月牙橋”。而那戰馬踩出的九條小道就直喊“九條道”了。滄海桑田,這個傳說在當地流傳開來,歌謠唱道:“掛甲樹,百龍廟,引湯灣,月牙橋,彎彎曲曲九條道。”時至今日,人們把這棵酸棗樹當作神靈一樣供奉,每逢節日,村民們都會在樹枝上拴滿紅色布帶,在樹下放鞭燒紙祈福。
這棵酸棗樹經過碳14鑑定,確定它的年齡超過了1000年,近年來,人們又在附近五米深的農田下發現了“月牙橋”,橋面上的確有月牙狀馬蹄印記。如今,掛甲樹、月牙橋、引湯灣等都有了實物證據,但幾千年前,唐王李世民是否真的在這裡演繹過一段傳奇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我多次到掛甲樹下看過,樹只是一個參天的老樹,別無二致,廟也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廟,月牙橋更是普普通通,如同一塊遺棄的石板,引湯灣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水池而已。
但這次突然聽說掛甲樹上長出了一個巨大的酸棗,使得我頓時來了興致,我一定要去看個究竟。
酸棗口感酸酸甜甜,營養價值很高,也具有藥用價值,棗核還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據我瞭解,掛甲樹每年都能結五百多斤酸棗,最多的一年結了八百斤酸棗!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掛甲樹前,表明身份說明來意後,看護樹木的大爺帶領我們來到了樹下。
這棵樹實在太大了,站在樹下,方覺人類的渺小。外面毒日火辣辣的,但是樹下卻涼風習習,十分舒適,抬頭看去,粗粗細細的枝幹蜿蜒曲折,伸向極高的天空。
“大爺今年這樹上怎麼沒結果呢?”我抬頭看著。
“嗯,但是結了一個大的”他說。
“在哪裡?我怎麼沒看見?”我問。
“你得上這邊來,這裡葉子太多,擋著了”說完,他帶著我來到了樹的南面。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果然看到在樹的中間有一個蘋果大小的果實,淡綠,透漏著一點點紅。
“這麼大!”我讚歎著說,“酸棗還能長這麼大?!”
“今年就結了這一個,往年一樹的棗,今年都長到這一個上了。”大爺說道。
大爺說,今年春天,這棵棗樹發芽比往年都要玩,而且今年沒有開花。大家都認為它可能到了壽限,可誰知,過了幾個月,它的葉子漸漸繁盛起來,甚至超過了往年,有一次,一個攝像愛好者更是無意中發現了樹上的唯一一個果實。
“這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