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懟八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為族長黃律的第三子,黃寅敏而好學,才學機辯,德形俱佳,是沔陽黃氏年青一代最被看好之人。
他明白,如今的莊子,已經與以往不同了。
而這不同,正是來自於自己這堂妹。
自小,這位堂妹聰慧,更勝於他。
在昨夜黃律和他說明莊子如今的形勢時,他大概就理解了堂妹的困境:起勢過快,人手不足。
他同樣也聽黃律說了,荊州八郡的楚紙代理權已被各大世家拿下,其中,又以江夏黃氏最甚。
江夏黃氏,與他們沔陽黃氏,百餘年前還是同一家呢。
只是沔陽黃氏立足時間短了許多,目前比不過,但有自己這位頗為妖孽的堂妹在,也未必就比不過了。
雖說把一族的希望寄託在一人身上並不妥當,但黃月英的表現,值得。
於是,目光與自己的這位族妹對視,發現後者年歲雖小,眼中有著疲憊,卻也帶著信心與把握。
“兄長,我核算了一番,如今我名下有田產近萬畝,雖說大多田產位於沔陽,但分佈也是散亂。”黃月英這些天也整理了各家的賀儀,頗為頭疼,其中田產實在是太散了,不好管理。
“不錯,如今阿楚已是族內鉅富。”黃寅笑著,溫聲道,“其實最為直接的處理方法,便是不作改動,各家所贈田產,大多都帶著原有的佃戶。”
黃月英立馬搖頭,拒絕道,“不行啊,我忍不住啊。”
作為一名華夏人,在擁有田地的時候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當然是種菜啊!種田啊!種各種啊!
這是刻在血液裡、刻在骨子裡的DNA啊!
最重要的是…這時代糧食產量到底還是太低了些。
黃寅一時有些愣,“忍不住?”
“是啊,忍不住。”黃月英苦笑,“兄長可曾聽聞宿麥?”
黃寅微微點了點頭,“武帝時期便下令推廣,如今中原及北方種得更多一些,於荊州境內,則是以粟米、禾稻為主。”
“那兄長可知,若是冬麥夏稻,我荊州大部分地區能一年收兩季糧食?”
在稻田輪作方面,華夏至遲在9世紀以前已出現了稻麥輪作,宋代更為迅速發展?據記載,宋太宗時曾在江南、兩浙、荊湖、嶺南、福建等地推廣種麥,促進了稻麥二熟制的發展?
“冬麥夏稻?”黃寅先是疑惑,而後在內心算了一下宿麥和水稻的種植與成熟時間,“若是如此,稻苗生長時間便不夠…何時得以收穫?”
見黃寅沒有直接反駁,黃月英心裡還是挺開心的,幸好……黃寅不是一名固執的老農。
“當下種稻,唯歲易為良,選地欲近上流。地無良薄,水清則稻美也。三月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中旬為下時。”黃月英想了想,先說了《齊民要術》中關於種水稻的一部分記錄,此書成於南北朝時期,距今還要再過三百餘年,是華夏古代農業百科全書,但也有它的侷限性。
歲易,即一年更換一次。
而今種水稻的方式,與後世有較大的差異,不僅是育秧和插秧的問題,還有輪作問題。
南北朝以及南北朝之前,一畝地若是今年種了一次水稻,明年就不能再種水稻。
這也是白米在這時代價高的原因。
“兄長以為然否?”
黃寅一邊聽著,一邊不斷的思索,驚訝的道,“於農事一道,阿楚竟也如此清楚嗎?”
又無奈的搖搖頭,笑著感嘆,“伯父到底教了阿楚多少本事啊。”
“兄長以為然?”黃月英反問。
黃寅自是點頭,“若是種稻,大家不都這麼種的嗎?”
“那兄長以為,為何種稻之地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