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第1/2頁)
邑聽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爺爺望著他離開的身影,聽著大門開了又關住的聲音,忍不住感慨:「要是小陸在有多好。」
有人能陪著宋衍他能放心不少,可惜陸璽最近忙。
宋衍上午十點都從家裡出發,到老宅的時候已經十一點二十了,時間都花費在等車上了。
老宅在秦滄村,他到村子裡時家家戶戶都在吃午飯,農村很少有人一天三頓,多數人都是上午十點多一頓,下午三四點一頓,要是早起幹活,那就簡單的熱兩個饅頭,夾著鹹菜或者辣子就解決了。
秦滄村他許久沒來,留在村子裡的多數都是年齡大的,年紀輕的基本上都出去打拼了,孩子留在家裡,由老人帶著,這是現下華國大多數農村的面貌。
宋衍認識的人不多,他忽略掉停留在身上的視線,直直奔向自己家的老宅。
老宅在秦滄村的村尾,後面是一個小丘,老宅和小丘之間他記得政府給修了一條水泥路,是為了方便村裡人去小丘上種地的,據他爺爺說他們家曾經也有一片地在小丘上。
老宅的門口之前種著兩棵銀杏樹,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兩個大坑,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小時候記憶中的大坑如今變成了小坑,前幾天下過雨,小坑裡全是泥水。
老宅面向朝南,每天太陽照的時間長了,風吹雨淋的,朱紅色的木門失了顏色,再加上門上裝飾的半圓球,更添了幾道鏽跡。
從沒有進過老宅的宋衍對裡面很是好奇,在外面他只能看到高高的院牆和裡面的閣樓,等真正的推開門他才發現老宅別有洞天。
在大門兩側都各有一個小房間,裡面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只留下了門框窗戶,正對著大門的是一個影壁,上面的雕花早已消失不見,他走近一瞧,忍不住拿手摸了上去,刀印清晰可見,明顯是被人挖過的。
老宅裡的雜草樹枝明顯被清理過,但一場雨下來,草又長出了頭,沿著石板路繞過影壁,宋衍才第一次見到了家裡的老宅。
小時候聽宋爺爺說過,宅子起初分為主院、西院和東院,彼此之間由遊廊連線著,這樣下雨也不怕被淋著,但後面祖爺爺的兒子長大成家了,彼此之間難免有磕碰,少不了嘴角糾紛。
祖爺爺只好叫來村裡的瓦匠把遊廊各拆了一截,將三個院子徹底分了開了,重新修了院牆加了門,這樣一來算是分家了。
原本以為在戰爭勝利後一家人會這樣安安穩穩的生活下去,可時局易變,內戰又起,山匪頻出。
時代混亂,在那個動盪的祖爺爺最後失去了最為驕傲的長子,就連外嫁的女兒也沒能倖免,眼看著小兒子也要遭遇不測,祖爺爺耗盡家財又以自己的雙腿為代價硬生生為疼愛的小兒子闖出了一條血路。
老宅也就被留了下來,在建國沒幾年就交到了政府手中。
這才有了宋家從秦滄村搬到滄水村的事,他曾聽爺爺提過一嘴,祖爺爺到滄水村沒幾年就離世了,他的太爺爺在此之後打擊甚大,硬撐著身體,直到他爺爺七歲也跟著走了,而他爺爺是靠村裡人的百家飯才活下來的。
只能說處在當時的年代,想要一個安定很難。
緊接著全國上下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老宅的三個小院牆都被拆的七七八八,裡面的門窗倒是好好的,倒也沒有多破敗,有一點好的是後院的外牆給補上了,不然老宅裡的磚瓦都留不住。
宋衍看著明顯和周圍不同顏色的院牆,又看到牆上黑灰色的印跡和後院的小房間被火燒過的痕跡,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這時他忽然想起來宋爺爺的話,原來是這個意思,讓他不要期望過大嗎?
逛完了老宅,宋衍找到了一個石凳擦了擦坐下來,掏出手機開啟記錄本寫著需要維修的地方,老宅的主體是好的,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