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吃穿用度都是由皇阿瑪包了的。永琪得的賞賜多,自己又有那做工坊子,進項收益。寶瀾一年到頭需要用心辦回禮的機會十根指頭都數不完。皇阿瑪跟母妃、老佛爺的生辰禮物,都是爺自己準備的。
逢年過節,東西多得景陽宮都要堆不下,你都擋不住人給五阿哥送禮。求辦事求巴結隨份子的什麼人都有,永琪一律全收,然後把送禮人的名字都扔進一個小箱子裡,專門派人跟搖號碼一樣搖三個出來,把那事兒也坦白得寫出來貼在一個小板子上。看著你求的事有道理,就幫你辦,沒道理的,他就把你送到官府去辦。那叫人一個又愛又恨,不少人吃了掛落的,可照樣有人削尖了頭送禮。
說到賞賜什麼奇珍異寶,也許還沒永琪自己做一件小玩意有意思。
你給他糠他也咽反而是你捨不得,有了好東西巴得他能多吃兩口。也不跟你討要東西,皇帝陛下想可勁賞沒地兒放。
門人什麼的,他連那些人看都不看一樣,若是討了他喜歡的大臣,沒一個不是有真本事的,也都是君子之交。乾隆也覺著這些才是能均大用的,議事也喜歡永琪所說的眾議堂。
有爭議的事?
好!
多少個大臣,用那刻著名字的小球兒隨便分開,人數相當。再把爭議的問題議事分成正反。分開的兩幫大臣就選一個領頭的抓紅黑,紅的就是正方,那黑的就是反方。
然後對坐著,皇上跟五阿哥中間坐著聽,旁邊有幾個文書,專門記錄。
開始議吧,按照你那方面,說你這方的好處,踏他那方的壞處。
一開始還覺得有點不得勁奇怪的勁,後來大家都嚐到甜頭了,真是挺直了腰說話自己爭面子,例行早朝都舍不走,非得今日事今日畢不可。
散了家去,自己再想想我說的好處你挑錯處,再翻翻書查查實情,上了最後的摺子。皇上再看誰寫的最是明白清楚,把大家都規約出來的事項備註直接隨在聖旨上,那差事就是誰的。
這樣經常打亂,雖然還是有小圈子,但畢竟沒辦法官買官賣了,又不是能混過去。你沒那本事,自然領不到差事,也就得不了皇上的青眼。雖然皇上對八旗一向厚待,可你也就只能掛個名兒。
眼下大臣們的俸祿也是極高的,一品大臣比皇子還豐厚,做夠差事得了上佳考評的,一年能有上萬兩銀子不說,還有皇上別的賞賜。
只是若是貪墨,即立馬罷官抄家,不容你是哪般的親戚。
皇上提高的大臣們的俸祿
真是一邊是蘿蔔一邊是大棒,好在現在做官不許買賣,那真考上的官員們畢竟少了。加上不是有錢就能做官,這做官的人也不是沒本事的,不貪也有高屋良田,貪了立馬摔下雲端。
再有那些想伸長了手說是什麼皇親國戚的,一律法辦。
不斷增加分細的律法不是開玩笑的。
做官又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
做得官來得術有專精,不用捧著銀子去孝敬別人了,自然腰板也能挺直一些,能知道不舒服心裡警戒著,處事自當公平些,再是變著法子貪也怕那神出鬼沒的地方官報跟捨不得自己的官位俸祿。
誠說上進不用使大把銀子了,那地方官哪裡真需要貪那麼多,之前是為了讓羊毛出在羊身上,眼下是不養活那肥羊也有毛線了,難道還要擔上一家老少?
自然貪官不敢說絕了戶,起碼也少了一半。
少了貪汙之流有啥好處咱也不就細說了,大家也都明白。
那再進行什麼大工程也不是豆腐渣了,利國利民的事多做,不能長遠的事少做,永琪已是很滿意了。
其實他,就是巴著乾隆不放了,有了皇阿瑪,那真是啥都成了。
說了那麼多,不過是一個皇帝老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