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第2/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代初,由於擔心東德對現實不滿的青年人會受到西德新納粹分子的影響,該處模仿新納粹分子粗俗不堪和歇斯底里的風格編寫了挑釁性的宣傳納粹主義的材料,並將這些傳單和小冊子郵寄到西德。不出所料,西德人果然對此信以為真,再度陷入對納粹分子的恐慌之中。西德聯邦議會還就新納粹分子一事進行了辯論。我覺得這場讓人倒胃口的鬧劇極其危險。想出這個主意的某些蘇聯人為了達到羞辱西德的目的恨不得讓我們參與組織新納粹分子的集會。
蘇聯陣營內的諜報機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們時刻受到來自上面的壓力,必須找出西方罪惡行徑的證據以供我方對敵宣傳用。冷戰期間雙方的宣傳戰披上了一層善惡之爭的道德外衣,從而掩蓋了冷戰實則是一場技術和軍事競爭的實質。為了爭取鐵幕兩邊的公眾,雙方拼命把對方說成是魔鬼。如此一來咱己則是替天行道,而對方卻是無惡不作。 這種做法產生的一個最惡劣的後果是,一些諜報官員為了向總部證明他們對敵人進行了有利的反擊,有時竟然弄虛作假。比如,蘇聯駐外使領館裡的諜報官員為了向總部表功,有時謊稱,他們與某某間諜或耳目接頭。其實這些人完全是杜撰出來的。 這種把戲在外國情報局內用不了多久就會露餡。情報局收到間諜和耳目遞送的情報後,立即送交有關人員仔細加以分析。對來自各條渠道的一手情報比較對照時,這類胡編亂造極易露出馬腳。相比之下,反諜報機構人員更容易弄虛作假。米爾克為了向蘇聯人和我國領導人表白,肅清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境內的西德特務全靠反諜報機構的努力,不停地給下面的人施加壓力。1979年,這種局面終於引發了asa事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