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第2/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這才知道安德羅波夫原來還寫詩。詩寫得很有水平,調子憂愁而悲傷。風格上似模仿了普希金和萊蒙托夫,主要是感嘆逝去的青春或舊日的愛情。聽了這些詩,我對安德羅波夫更加肅然起敬。不過一個克格勃首腦忙著背誦新當選的蘇共總書記寫的愛情詩總讓我感到有那麼點滑稽。
每次我去莫斯科,克留奇科夫總是把我帶到他的辦公室後面的一間小屋裡,給我倒上滿滿一大杯蘇格蘭威士忌,然後問:&ldo;有什麼情況沒有?&rdo;米爾克在場時,就遠沒有這麼直截了當了。雙方都要走一遍政治過場,沒完沒了地為偉大的革命成果和共產主義事業的勝利乾杯。這兩個諜報首腦心裡比誰都清楚,他們各自國家的情況並不妙。這些話出自他倆口中讓人感到有點怪兮兮的。
每回見克留奇科夫都免不了看一場戲。他是劇場的常客,為看過莫斯科上演的主要劇目頗為自豪。每次看戲,他都要拿一份節目單。收集的所有節目單一律存放在他的辦公室裡。因此落了個興趣高雅的名聲。其實他頻頻出入劇場同他的收藏嗜好不無關係。80年代中期一次他訪問東德時,我覺察到了這一點。當時魏瑪國家大劇院正在上演《浮士德》。儘管克留奇科夫的德語十分蹩腳,卻非要看一場演出。無疑他知道這是一出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佔有重要地位的戲。《浮士德》演出時間長達8小時,連我這個母語是德語的人都沒有耐性把它看完。不過為了德蘇友誼,我甘心捨命陪一回君子。開演大約一小時後,我偷偷溜了一眼身邊的客人,發現他正閉目打盹兒。顯然,歌德也讓他吃不消了。第一幕演完後,他顯得懵懵懂懂,一副沒看懂的樣子。&ldo;這個劇我已經瞭解了個大概。下面的不用看了,&rdo;他對我說,然後緊攥著節目單離開了劇院,對自己的收藏中又多了一份節目單感到心滿意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