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第2/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鬥。當時在蘇聯的許多人還把參加國際旅當做離開蘇聯、逃避清洗的一條生路。幾十年後,一位多年的朋友告訴我,父親在談到去西班牙的計劃時說:&ldo;我不會乖乖坐在這裡,等他們來逮捕我。&rdo;雖然我聽說此事時已是一個成人,這話仍讓我感到內心一陣刺痛。顯然,30年代父母對我們隱瞞了他們深深的憂慮和真實的想法。我們因此也無法知道在莫斯科的許多朋友默默忍受的痛苦和悲哀。
父親最終沒去成西班牙。他的申請被擱置了一年,始終沒有迴音。在蘇聯的德國人圈子裡,越來越多的朋友和熟人相繼失蹤。父母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絕望般的痛苦。一天晚上,門鈴突然響了。一向舉止沉穩的父親一下子彈跳起來,歇斯底里地罵了一句髒話。原來是一個鄰居急著跟我們借一件傢什,他這才恢復了往常的機敏。但從此以後他的手總是顫抖不停。
也許流亡國外的德國共產黨領導人中有人保護了他。我知道這段時間他曾與其中的一位領導人威廉&iddot;皮克透過信。皮克對父親極為尊重。也許他不過是運氣好而已。1938年、父親終於獲準離開莫斯科,前往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爆發,他就被當做敵國公民拘留起來。不無諷刺意味的是,拘留他的原因是他持德國護照。1940年夏天,納粹入侵法國後,情況更加不妙。他和其他被關押在韋爾內集中營的犯人將被轉交給德國當局。對他來說,這意味著必死無疑。這期間他好像有過一次機會流亡美國,但為此他必須在表格上申明自己從未加入過共產黨。他放棄了。無論何時何地,他對黨始終赤膽忠心。三年中,母親三番五次催促莫斯科當局批准父親成為蘇聯公民,這樣他就可以被遣返回蘇聯--這個他曾千方百計想要逃離的地方。1940年8月,他終於獲得了蘇聯國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