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秦策(求月票) (第2/5頁)
捂中生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國分出勝負來吧?再說了,現在秦國的水軍就是之前破舊的戰船,很多還都是白起時代的物品,新船現在還處在陰乾木頭的階段呢!
你這個時候打我大秦的水寨,除了讓我們更加警惕外,還有個屁用啊?
難不成用這個來粉飾戰功?
大秦君臣還真猜對了。
大虞軍這次襲擊秦國水寨的行動,就是大虞君臣為了證明他們皇帝陛下的決策英明的。
說白了,這是**仗。
是為了讓董璜看到大虞軍隊的行動力和戰鬥力,好讓董璜建立起充足的自信。
大虞朝堂的事,大秦朝堂當然不會知道,也不會猜到。
因為大虞朝廷的權利結構,跟大秦所知的任何一個王朝都不同。
大虞的皇帝是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吉祥物,而他的手下如果以這個時代的人的眼光看,個個都像是要把君主架空的逆臣。
一國之君都不知道國家有多少兵、在哪裡打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大臣和將軍們在幹什麼,這是大秦上下所不能想象的。
大虞的表現給秦國的感覺就像是一個穿越者當了皇帝,卻發現文武百官竟然是司馬懿、曹操、董卓、宇文化及、趙高、梁冀、趙匡胤……
大秦君臣搞不懂大虞君臣行事的內在邏輯,也被空間遮蔽了對戰爭代行者透過兵種建築召喚軍隊的感知,這才導致了大秦的判斷失誤。
不過這個判斷失誤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董璜提出要刺秦,並被賈詡敏銳的察覺了董璜的不自信前,賈詡都沒有現在就與大秦正面硬剛的打算。
賈詡本來還是想要先集中精力滅了楚國再說的。
賈詡這次花了巨資,甚至不惜影響到了對大虞三千多座城市的建設發展,都要再召喚這麼多跟不上版本的軍隊,僅僅是為了給董璜建立對大秦、對始皇帝的自信罷了。
在賈詡看來,這可比滅楚要重要的多了。
實用主義至上的大秦君臣自然不會想到大虞發動戰爭的理由這麼不理智,更不會想到幾百萬人馬的調動,皇帝都蒙在股裡。
賈詡決定再召喚百萬大軍並讓諸葛亮、高順、周泰、趙雲、張遼等人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打光了一百萬空間兵,也要完成任務的時候,董璜正跟驚鯢親密交流呢。
有一說一,娃娃魚不愧是娃娃魚,懂得都懂。
事實上,這次大秦和大虞的較量,雙方的君主一個不理政事,一個不理政事,國家大事都交給了丞相負責。這場戰鬥,實際上是大秦丞相呂不韋與大虞丞相賈文和之間的一場戰鬥。
區別在於,賈文和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大虞的一切力量,而呂不韋卻受到了種種掣肘。
賈文和要徵兵,大虞皇帝只會說這種事問***嘛?大虞君臣只會說,多徵點兒,我們要打仗;
呂不韋要徵兵,楚系會問,你想謀反?貴族會說,你用心不純!還有一個太后在那裡不明所以,總之,很難。
言歸正傳。
雖然搞不懂大虞帝國的行為邏輯,但大秦君臣還是一眼看出黔中郡肯定是保不住了。
沒有足夠水軍的掩護,大秦主力部隊就沒法進入被巫山、雪峰山、雲貴高原、大江等隔絕在四川盆地以東、大江以南的黔中郡。
當年司馬錯拿下黔中郡,可是帶著秦軍主力從關中進入巴蜀,然後從巴乘船順流而下,這才拿下了黔中郡。
拿下黔中郡之後,秦國佔據了大江上游的地利,從南北西三個方向對郢都形成了戰略包圍,這才有了白起伐楚的鄢郢之戰。
“諸君,單純從軍事角度講,大家覺得虞人究竟想要幹什麼?”
()
朝堂上,居於上首的大秦仲父呂不韋眉頭緊皺:“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