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春就組織學文化,還沒有開會動員大家薅草皮漚糞氹了。
“以後上頭會給大家派氮磷鉀化肥和農藥下來,都不用擔心水稻的肥料和治蟲的農藥了。”黃書記喜不自禁地告知大家。
“這都是真的嗎?有現成的農藥和化肥,那該多好。”
社員們一個個心裡都在疑惑,都像聽著天方夜譚。照黃主任這麼說,那以後大家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不但有現成的肥料和農藥,一百斤的化肥比幾萬斤自制肥的肥效強多了。一瓶農藥可以打五六畝水稻。”黃主任很激動地告訴大家。
“今天還有一個好訊息告訴大家,政府為了配合我們的雜交水稻發展,給我們每個大隊配備了一臺手扶拖拉機。”
他環顧了會場一眼,把眼光落在那些青壯年男勞動身上說,“每個大隊要培養兩個開拖拉機的師傅,四十歲以下的男勞動力都可以報名參加公社的農機培訓。”
拖拉機是什麼,年前所有人都沒人知道這個物種。
正是在掃盲的教材上,大家看到了拖拉機的圖片,知道它力大無窮。有了它,就不用肩挑背扛了。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大家就要看到真正的拖拉機,還可以使用上它了。
大家的小心臟都快蹦躂出來了,誰不想神氣活現地開上拖拉機呀。
馬上就有人躍躍欲試,但大多數人想是想去試試,但畢竟隔行如隔山,怕那機器不好駕馭,反而上了自己,不敢報名。
周春雷也想去參加培訓,但是自己的文化底子薄,右腳又受過傷,不敢報名。
“快點報個名,手扶拖拉機只需左腳踩離合器。”楊柳月知道老公心裡擔心什麼,不停推搡著他去報名。
聽老婆這麼一說,周春雷猶猶疑疑地報了名。他想著全大隊只要兩個人,即算沒有選上自己,去見識一下新機器也不錯。
人群中,楊柳月默默地給老公伸出大拇指點贊。
最後確定了八個人去參加培訓的名額。
這個會議的資訊量很大,每個新的名詞對於生活在閉塞落後的農村人而言都很費思量。
但是今年新鮮事接連不斷,大家已經習慣了接受新鮮事物。
“跟著政府的節奏走,準沒錯。”
散會後,萬般感受凝成了這句話。社員們信心十足的各自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