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土撥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海水的平均深度不過千米出頭,最深處也僅五千多米,遠不如那些動徹數千、最深可達萬米的大洋。
但海就是海,不是湖泊江河可比,沒人知道這無邊的水色下,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怪物,尤其是這種成型古老的海洋。
隨著下潛越深,程凡承受的水壓越大,根據力學公式可輕鬆得出這個結論:在密度和重力係數一定時,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相關。
程凡現在所處的位置接近海底六百米,巨大的水壓加於他身,他卻生生承受住了。
他下潛這麼深,自然不是吃飽了沒事,也不是要看深海風景,而是為了藉此鍛鍊自己身體。
藉由高壓的水下環境,錘鍊自己的肉體和移動速度,以便為未來更多一份保障,這有點像龍珠中孫悟空和貝吉塔的重力室修煉。
早在之前那兩個多月的海中旅途裡,他已經便是如此做的,在一個海水深度範圍之內鍛鍊適應,等習慣能活動自如後,再挑戰下一個深度。
這具怪獸身體的天生素質實在比人類那柔弱的軀體要高出不知多少,他從一開始的三百多米,經過兩個多月的鍛鍊,現已可在六百多米海深自由活動。
旅途漫漫無期,程凡自己都沒發覺,在他經過一片地域之後,指南針的方向已經調轉,不再指北,而已朝南,證明他已是在往南方而行。
人們常把地磁南北極和地理南北極混淆,其實兩者並非重合一點,而是有一定偏離角度,因此在北極地區,未必指南針一定朝北。
程凡現在可沒心情管這些,他在挑戰八百米海深的時候出現了意外,這個意外不是水壓過大、不可承受,而是他的活動惹出了一隻生活在海底的觸手怪。
這東西比一座小山還大,近百米體長,渾身透明無色,腦袋像一朵傘形水母,沒有眼睛,從外表也看不出它的嘴在何處,揮舞著八根透明觸手攪得海底天翻地覆。
程凡在八根觸手間來回躲避,這八根觸手不僅長,而且快,且極為柔軟堅韌,程凡試著過用爪子切、用嘴去咬,但這東西的外層抹上了一層極為粘滑的粘液,逮在手上滑不溜丟,無論是用嘴咬還是爪子割,都難以損傷分毫。
並且,這觸手上生長著許多噁心的小吸盤,看著像是許多隻沒有眼珠的肉眼睜睜閉閉,且每一個都擁有著很強的吸力,要是密集恐懼症患者瞧到一根,保證立馬嚇得暈過去。
這北冰洋底下居然還生活著這樣大的怪物?還給自己碰到了?
程凡不知是該感嘆自己運氣好,還是倒黴,他多次想逃離這裡,可八根長觸手的接連攻擊,像一堵厚厚的牆總是擋他去路,讓他逃不出去。
這隻像水母的觸手怪沒有智慧,可它本身的獵食本能足以使它達到一個相當恐怖的地步。
每一根觸手的攻擊軌道並不是雜亂無章,而是相互配合,這種配合併不是要立刻就抓住獵物,而是逐漸壓縮獵物的活動空間,最終將其捕獲。
程凡在多次遭受觸手攻擊之後,已經發覺了這點,他每次躲開一根觸手,就會有另一根逼著他向一個方向游去,不去則被抓,去則被壓縮活動空間。
他現在的情況彷彿是在飲鴆止渴,再不找出辦法逃脫,遲早會被捉住捕食。
可想要逃脫,就要硬撼那八根根觸手,然而要是能對付觸手,他又何必去逃?
這是一個迴圈式的無解難題!
說來,會引起觸手怪的注意,也是由於這廝在這段旅行的時間,小日子過得太好,偶爾還加加餐,導致他的身體又長大了許多。
記得離島之前,他不過兩米多高、三米來長,現在已是四米多高,從頭到尾足有六米多長,估計也正是因為他足夠大,才會引起觸手怪的注意,畢竟這樣大小的獵物已經有了捕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