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各取所需 (第2/2頁)
總是覺得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公路需要500噸水泥!縣裡可以弄來部分水泥,你們能弄來嗎?厚街水泥廠這點產量,可不夠用!”梁永豐道。
吳主任沉思了一會,“梁老闆有什麼辦法?”
“我哪有什麼辦法?”梁永豐向四周看了看道,“水泥沒辦法砍的話,就只能提升水泥廠的產量了!可是這樣一來承包的時間短了,就得不償失了,而且水泥廠後面這片山也太小了,根本採不了幾年!”
這個時代公社的名義對梁永豐還是有用的,他要用公社的名義去買煤炭,開山需要的炸藥。
他們是各取所需!
“這個還不簡單!”吳主任一拍巴掌,“後面這些山都是我們厚街的,梁老闆如果有本事全部挖平,我替全公社的老百姓感謝你!至於水泥廠,梁老闆想承包多少年都可以!”
這個時代還沒有《合同法》,也就沒有最高承包年限的規定。
吳主任想把水泥廠和採石場直接承包給梁永豐100年,承包費就直接抵扣修路的費用。
梁永豐趕緊給他打住。
經過協商之後,雙方簽訂合同,梁永豐承包水泥廠20年,採石場承包了30年。
在承包費用上,梁永豐也給他們提了再提,最後決定承包費隨產量不同而變化。
水泥廠到手後,梁永豐才發現這好像是他手下第一座實體生產工廠。
開啟系統之後,梁永豐才發現工廠有一個整體評分——48分。
點開之後,下面還有具體細分——工廠裝備水平51分,工人技術水平43分,工人積極性39分……
整個水泥廠已經落後於時代,工人的積極性和技術水平也很差。
甚至連一張技能卡都沒有。
梁永豐暫時也沒準備大幅提高這些工人的技術水平,他只給兩名窯工加持了相應的技能,讓他們可以生產出合格的熟料。
做這些每人每天只需要花費十個點的積分。
原本買一噸水泥十幾塊錢,最佳化到能用要二十點的積分。
只要他們每天能生產一噸水泥,梁永豐就算不虧。
採石場方面,梁永豐暫時沒有做提升。
修復金牛路,要不了多少碎石。
附城公社的黃旗山也有采石場,就緊挨著莞城鎮,從那裡買碎石更加方便,運輸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