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4/4頁)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世紀60年代,中蘇兩國的分歧不斷擴大。美國政府對這一點看得非常清楚。中國堅持認為,赫魯曉夫對美國採取的“緩和”戰略將會危害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全世界的革命運動。在6月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共產黨代表大會上,中蘇之間的爭論達到了頂峰。當中國挑戰蘇聯作為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領導地位時,赫魯曉夫藉機譴責中國的觀點是“武斷而具有煽動性的”。④
在報復中國的過程中,赫魯曉夫下令終止同中國的一切協議。蘇聯專家和技術人員將全部工廠藍圖帶回國內,留下了僅僅完成一半的工業專案。然而,中國領導人拒絕做出讓步,甚至在赫魯曉夫下臺以後,所謂的“中蘇爭端”和中蘇關係的惡化狀態還在持續。①
在經過長期的戰爭後,中國的確從蘇聯的經濟援助中獲益匪淺。但是,中國“也發現了蘇聯的吝嗇與自私。莫斯科要求北京補償它在朝鮮戰爭中提供的援助;相反,北京給北朝鮮的援助卻是無償的。許多直接接觸蘇聯人的中國人都記得他們的傲慢態度”。①赫魯曉夫是蘇聯沙文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典型代表,十分輕視中國人。赫魯曉夫在他的*中“鄙視中國和亞洲的發展道路,並懷疑他狡猾的中國同志們”。①
在西方,“中蘇爭端”被視為赫魯曉夫的反斯大林主義和斯大林主義之間的鬥爭,而毛澤東則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鐵桿的斯大林主義派的代表。然而,英國研究中國問題的著名專家傑克?格雷認為,毛澤東是斯大林的反對者。格雷研究中國問題的時間比其他任何英國學者都長。在格雷看來,毛澤東認為斯大林的農業政策是一個使農民日益貧困的制度,是“竭澤而漁”。②
斯大林時期不可能發生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因為斯大林聲稱社會主義社會禁止發生衝突。而毛澤東是群眾運動的主導者,“一直堅信唯有鬥爭才能創造進步”。在毛澤東看來,斯大林一味強調國家利益,忽視了集體和個人的利益,而蘇聯建立的軍工聯合體就是證明。此外,斯大林還“不懂得如何使短期利益為長期利益服務”。②
“中蘇爭端”始於赫魯曉夫對斯大林主義的批判,隨後其強度與範圍逐漸增加,最終捲入了中蘇兩黨和兩國之間的關係。與此同時,大躍進、1958年第二次臺海危機、古巴導彈危機和中印領土爭端相繼發生。“中蘇爭端”還涉及到許多問題,例如蘇聯對美國的“緩和”政策,要求在中國領土上為蘇聯建立通訊和潛艇基地,核武器時代的和平共處,在西伯利亞和中亞的邊界爭端等。
美國和蘇聯簽署的《禁止核試驗條約》導致中國公開斷絕了同蘇聯的關係。“中國經過了七年艱苦的時期。七年來,他們不斷提議、談判、妥協,甚至私下進行隱秘的爭吵。這才是問題所在。在這些年裡,赫魯曉夫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進行過苛刻的指責,取消了核援助並突然撤回蘇聯專家。”①“中蘇爭端”沒有隨著赫魯曉夫的下臺而結束;相反,它進一步升級為一場熱戰,幾乎變成了一場核對抗。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勃烈日涅夫曾經企圖用核武器轟炸中國。②③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稱,“中蘇分裂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的功勞”。②事實上,可以肯定地說,美國的決策者“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一直在採取相關政策,以實現其不斷擴大中蘇分歧的目的。此外,美國還試圖利用中蘇之間出現的分歧”。②
不幸的是,“中蘇爭端”的悲劇性後果之一是林登?約翰遜總統決定參加越南戰爭。因為“對於美國領導人來說,越南戰爭似乎是一種測試,可以判定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究竟是莫斯科較為溫和的‘孟什維克主義’還是北京的‘布林什維克主義’會取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