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夜泊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才隆武二年啊!”
想到弘治皇帝也是登基兩年就沒了,眾人不免嘆氣:“這南明的皇帝怎麼跟走馬燈似的,連個兩年都撐不住?”
“隆武皇帝也是南明能力最強的君主,接下來又會是誰?該不會又是個草包吧?”
【上天給了弘光皇帝最好的局勢,他卻交出最差的答卷。隆武皇帝空負雄圖壯志,輪到他上位時,面對的局勢又太壞太壞。倘若南明朝廷不以血統而以賢能擁立天子,使隆武皇帝得以第一時間上位,從容收拾舊山河,或許南明還有幾分希望。遺憾的是,命運偏偏要如此玩弄世人!】
【隆武二年,南明最有抱負的隆武皇帝朱聿鍵含恨而逝,隆武政權崩滅,其弟朱子聿奧於廣州繼位稱帝,桂王朱由榔亦在梧州宣佈監國,再次上演二王相爭的戲碼。清軍作為裁判為這場競爭畫上了句號——李成棟攻破廣州,朱子聿絕食而亡!】
【這下好了,不用爭了。南明上下頓時只剩下唯一的選擇——永曆皇帝朱由榔。】
【哦,還有一個逃亡海上的魯王,這不重要,永曆皇帝才是當時所公認的正統。】
永曆皇帝的出場果然令人大失所望。
“不出意料,果然是個草包!”
“怎麼又是內鬥?南宋好歹有本錢鬥,南明哪來那麼多本錢讓他們折騰!”
“又開始了,又開始了。”
在眾人的指指點點中,永曆皇帝為大家奉上了一場精彩的表演——
【面對清軍的大舉攻伐,剛繼位的永曆皇帝效仿宋高宗趙構,展開一場千里大逃亡,一路跑一路失土,簡直不堪入目。】
【屢戰屢敗,失地失民的永曆政權,本已是岌岌可危,清廷卻突然送上了一波反向助攻
() ——永曆二年,不滿清廷待遇的降將李成棟、王得仁與金聲恆突然反水,發動起義,叛清歸明,迎奉永曆皇帝為主。】
【人在家中坐的永樂皇帝稀裡糊塗收復了一片河山。換個有能力的君主或是團結的朝廷,必能抓住機會擴大優勢。永曆朝廷卻是給他們機會都不中用,一堆亂七八糟的操作下來,白白浪費了大好機會。昔日追隨清軍大殺特殺的李成棟三人,換了個陣營卻被清軍大殺特殺,紛紛兵敗身死。不久前才收復的大片江山,再度易主!】
【如此危局中,南明朝廷依舊沉浸於內鬥不可自拔,永曆皇帝更是隻知逃跑,對百姓不管不顧,本可繼續堅守的城池他也不做絲毫部署。有志之士紛紛失望不已。李來亨甚至乾脆帶領忠貞營離開,與民間義軍隊伍組成“夔東十三家”,獨自抗清。】
【人心離散、風雨飄搖之際,以孫可望為首的大西軍為永曆皇帝送上了驚喜——】
【此時,距離張獻忠身死已經過去三年。孫可望四兄弟早已率領大西軍殘部成功入主雲南,在當地紮下根來,踏踏實實種田。這一種就一發不可收拾,孫可望那非同凡響的內政天賦頓時大放光彩。不到三年,就將雲南之地經營得風生水起。】
【——他廢除大西國號,許諾“共扶明後,恢復江山”;又重整制度,滌清史治,“重廉吏,除貪酷”;還“立登聞鼓,凡政有不便於民,許地方頭人赴訴,立即除之;有可以便於民者,立即行之”;並採用營莊制,降低百姓負擔的同時又為軍隊爭取到了足夠的軍餉……在孫可望的悉心經營下,雲南第一年秋收就“倍於曩昔”,次年更是“大熟,百姓豐足”,第三年,雲南已是“大有年,兵民安樂如初”。而經營民生的同時,軍事方面他也沒落下,不知不覺,便已養出十萬雄軍!】
【放眼天下,清軍之外,誰堪匹敵?】
對南明朝廷的批評,大家已經說膩了,話題偏移:“永曆皇帝還是有點東西的。”
“至少運氣比前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