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Lad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怒道:「你是說我沉溺於悲傷中,不理朝政,令政務停滯麼?」
趙皓嚇得連續叩首,謝罪道:「臣不敢,若出言無狀,還請爹爹責罰。」
伏首須臾,見父親沒再斥責,悄悄半抬首,打量一下父親,旋即又低下頭,伏地懇求道:「臣只望陛下聽臣幾句肺腑之言:教閱事關重大,既可向天下臣民表明陛下恢復之心,鼓舞三衙、乃至所有軍士士氣,又可檢視近年練兵成果,若發現有何差池,可及時整頓,以便備戰。此番教閱,三衙已籌備一年,若突然取消,難免引人議論。體諒的,會明白陛下愛子之心,而那些心思陰暗的,只怕會胡亂猜測,覺得莊文太子薨會影響時局,乃至認為陛下聖躬受損,無法出席……」
「放肆!」皇帝怒而拾起身邊杯盞擲向趙皓,「這種話也是你能說的?」
趙皓不敢躲避,任那杯盞重重擊於肩頭,旋即在身邊碎裂,直驚得渾身哆嗦,但還是伏地繼續懇切進諫:「這話不是臣說的,是許多臣民心中會臆測的。儲君既薨,天下人都在觀察著陛下反應,如今陛下只有表明一切如常,才能消除流言。依舊教閱,才能安定民心,振奮軍心,且向四方鄰國表示,時局平穩,一切盡在陛下掌握。」
這日趙皓是被父親轟出福寧殿的。他失魂落魄地去慈福宮找到鳳仙,將遭遇一一道出,拭著額頭上的汗怨道:「你非要我這時去進諫,不出我所料,爹爹震怒,差點要了我的命。」
「沒事。」鳳仙微笑著以自己手巾為他拭汗,安撫道,「你說得很好,官家現在雖有幾分火氣,但很快會回過神來,會覺得你所言有理,且甘冒這麼大風險直言進諫,是個識大體、顧大局、有膽略、眼光長遠的好兒子。如今你別再多想此事,只管把騎射練好,到時一展身手。」
皇帝果然最終採納了趙皓的諫言,決定教閱如期舉行。那一日,皇帝帶著二皇子趙皚、三皇子趙皓同行,父子三人皆易金裝甲冑,自祥曦殿乘馬出麗正門,身後跟著若干戎裝宰執、近臣,在八百騎護聖馬軍護衛下,浩浩蕩蕩地朝茅灘大教場而去。
駕入教場,皇帝升帷殿,諸司數千人在場中排列整齊,殿帥舉黃旗,鼓聲頓起,一鼓唱喏,再一鼓,諸君齊聲呼「萬歲」,繼而兩鼓,又接連再呼「萬歲、萬萬歲」,其聲震天。皇帝坐於殿內,在這山呼聲中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此後皇帝登上將壇,帷殿鳴角,四下肅然。又一陣鼓聲響過,馬軍上馬,步軍舉旗。應著鼓聲,或舉白旗,或舉黃旗,五鼓之後,又舉赤旗和青旗,而場中軍士也隨旗變陣,或方,或圓,或呈長蛇形,又或變為三角銳形,魚貫斜行,形成沖敵之形。此後疊鼓交旗,步軍相對擊刺混戰,馬軍隨後四面大戰。鳴金收兵後,諸軍又相繼呈大刀、車、炮、煙、槍等諸色裝備於御前供檢閱。
皇帝看得龍顏大悅,命殿帥傳旨撫諭將士。此時軍士們大多已退為起初方陣,另有一隊士兵在將壇下圍合成圓形,有將領把一頭獐鹿放入其中,隨後一位全身金甲,連面上也戴著金面罩的親王縱馬進去,馳向獐鹿,再對著獐鹿從容引弓,一箭封喉。
獐鹿掙扎幾下後倒在了地上。諸軍喝彩,呼聲雷動。那射獐的親王面朝將壇的方向揚弓示意,然後下馬,走到皇帝面前,跪下行禮。
這是教閱最後的儀式,射獐鹿者稱為「射生官」。皇帝此前授意,欲在親王中選一位出任此職,但之後因心緒不佳,只命有司籌備,沒有過問每一細節,偶爾想到,也覺得此職多半是交給一向喜愛騎射的趙皚了。
然而,當那射生官取下面罩時,皇帝霎時大睜雙目,驚訝地發現,那親王竟然不是趙皚,而是三皇子趙皓。
趙皓行禮如儀,恭謹地向父皇奉上射殺的獐鹿。
皇帝含笑接納,卻還是忍不住低聲問了問身後隨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