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巴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怔了半晌,忽然慘笑道:“這樣也好!‘一生英名未虛擲,臨死掙得鐵棺材’。”
群雄聽罷,感慨不已,都默默垂下頭去。
悟非問道:“要不要把燈吹熄?”
杜玄聳聳肩道:“讓它燃著吧,它就是咱們公用的‘長明燈’了。”
海雲一言不發走出了機關房,默默在蘋兒身邊坐下。以肘支頷,獨自沉思。
蘋兒輕嘆道:“想不到咱們會圍死在這裡。”
鳳姑卻淡淡一笑道:“這也沒有什麼不好,大夥兒死在一起,黃泉路上也不會寂寞。”
蘋兒道:“我倒不怕死,但這樣慢慢的等死,實在叫人受不了,咱們為什麼不試試把鐵屋打破出去呢?”
鳳姑道:“這麼堅固的鐵屋,豈是人力能夠打破的?”
蘋兒道:“叫譚人傑想想辦法,他能將秘室鐵門炸開,或許也可以把鐵屋炸破一個洞……”
兩人正在低聲交談間,忽然海雲雙目閃閃發出異樣的光芒,仰面注視著牆上一個圓形鐵筒。
蘋兒詫問道:“表哥,你在看什麼?”
海雲舉手一指,反問道:“你們知道那鐵筒是作什麼用途的嗎?”
蘋兒和鳳姑同時搖頭道:“不知道。”
海雲道:“那是一具傳聲話筒,一端在鐵屋內,一端通往門外甬道,凡有人想進入鐵屋,必須由話筒中自報身份,經過盤詁之後,再由屋內開啟鐵門……”
蘋兒道:“你不必說得這麼詳細,只告訴咱們,有了這個話筒又怎麼樣?”
海雲興奮地道:“我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這話筒內有風透進來。”
鳳姑驚喜道:“當真?”
海雲道:“你們仔細瞧瞧,話筒邊緣的蛛絲,不是在輕輕飄動麼?”
鳳姑一躍而起,伸手到筒口試了試,笑道:“真的有風呢,涼涼的好舒服。”
海雲道:“這證明門外的甬道並未全部阻塞,至少,咱們暫時不會被悶死了。”
蘋兒嘆道:“那也不過多受幾天活罪而已,咱們這許多人,沒有食物,遲早會被餓死的。”
海雲道:“能多活幾天,就多幾天機會,咱們先把受傷的人移到話筒下面來,慢慢再想脫困的辦法。”
眾人依言而行,搬移傷者集中話筒下方,使他們呼吸得舒暢些,然後將未受傷的分為三組,一組照顧傷者;一組檢查鐵屋四壁;另一組負責清點屋記憶體餘的食物,以作困守準備。
清查的結果,食物勉強可供一日需用;鐵屋四壁堅固,毫無破隙,除了那話筒上的洞孔外,再毫無半條裂縫。
那話筒筒口,僅有酒杯一般大,別說是人,連手臂都伸不進去。
蘋兒起初猶對火藥王譚人傑懷著萬一希望,當她知道鐵屋四壁全是厚達兩尺的鋼板鑄成,屋內又沒有可用的炸藥後,也就只好死了這條心了。
鐵屋牢固,食物匱乏,群雄面面相覷,都為之束手無策。
海雲忽然想起一件事,問道:“記得我和盛大哥四個最後進入鐵屋,曾將各處隧道封閉,你們是怎樣透過那些疑道的?”
蘋兒道:“咱們是從另一條甬道進來的,只比你們晚了一步,所以沒有困在道中,抵達鐵屋的時候,你剮離去不久。”
海雲又問道:“你和悟非師兄弟就在宮外,及時入宮猶有可說,爹和杜老前輩他們遠由鐵門莊趕來,怎的也和你們會合在一起?”
杜玄岔口道:“咱們來得也不晚,你們頭一天夜晚抵達,咱們第二天清早也就到了。”
海雲詫異道:“金蚯蚓宮位置十分隱秘難尋,諸位老前輩怎會一索即得?”
杜玄道:“這就全靠鳳丫頭通風報信,給咱們引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