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應戰了,這次戰場擺在了八大胡同之首的陝西巷。整場牌局和上海那場卻是截然相反,袁燕倏先生開始贏得梅先生和兩位北地胭脂昏頭亂象,可是到了後面卻把贏的錢全都輸了出去。打完一盤帳,發現他還是贏了一把平胡。
前後兩場麻將的結果一對比,世人這才恍然大悟地明白過來了,袁燕倏先生原來真的是麻將高手中的絕頂高手。
後來有人還為這兩場麻將做了一首打油詩:
(作者感言之八)”
節選自《民國大師軼聞錄》
………………
ps。上次有人問慕容是不是江郎才盡,那麼我只能再作馮婦證明一下自己了。
看盜版的朋友,慕容有良心吧,你們只要訂閱一章就能看到那麼多的“金句”。而且真的不看也無所謂來著。
我真正的病友們啊,這章感覺如何,該不該打賞呢?如果大家捧場,那慕容週末加更一章。
這周開始週五第二章換在六點更新。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有錢啦 (四千字大章節。祝大家週末快樂!)
筆者宣告:我真不知道qq閱讀和蘋果的病友們看不到作者感言,所以把那些“空白”在作品相關裡面重發了一遍。
為了向這些病友表達歉意,那麼就發一個兩章合併的大章節。
…………………………
本章副標題:會花錢的大師很忙
區區凡人怎能抵擋可以和《希瑞經》相媲美的麻將牌呢。
我們的袁大師懷疑這四位外國朋友智商太低不能領悟“蘊含著賽里斯古老智慧的遊戲”的奧妙,特意教給他們最簡單的“港督(滬語中的傻瓜)麻將”。
這種麻將只能胡“清(清或者風一色)混(混一色)碰(碰碰胡)”外加亂風向(不看牌型只要湊齊十四張風牌就能胡牌)這四種牌型,後來“清混碰”麻將的英文名稱是“basic mahjong(基礎麻將)”。
不愧叫做“港督麻將”和“基礎麻將”,“清混碰”確實簡單易學還很容易計算番數,沒多少功夫這四位老外就打得像模像樣了。等他們學會之後,四個老外就像第一次得到玩具的孩子那樣興致勃發,這一打就從下午打到了午夜。
為什麼就算沒有我們的袁大師麻將牌都能風靡美國呢?
這就不得不介紹一下西方最流行的撲克遊戲,惠斯特牌戲。其實原始的惠斯特和後世中國人打的四十分非常相像,同樣是四個人分成兩對來對抗,開局前可把一種花色定為王牌,任何一張王牌都可贏過其他花色的任何一張牌。兩方都以贏墩為目的。不過比起四十分,惠斯特沒有大小皇,莊家也沒有底牌可以換。
在惠斯特牌戲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惠斯特橋牌,競叫橋牌和現代流行的定約橋牌。
好了,只要是打過任意一種型別的麻將和四十分,就能明白為什麼麻將更好玩了。比起麻將,這種四人撲克遊戲規則顯得太過呆板,也太需要對家的配合,當然還更費腦子。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袁大師的那條時間線上,美利堅和全世界的麻將熱潮最後消退了呢?
答案再明顯不過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來了啊。
到了三十年代後期,西方國家的人民都很忙的好伐。男的上戰場,女的進工廠,老的下地幹農活,小盆友們不是參加童子軍或者希特勒青年團,那就是在為國家撿廢銅爛鐵。
誰還有這個美國時間打麻將?
好不容易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大家終於有了空閒時間,這個時候電視開始普及了……
不過最關鍵的一個因素還是推廣不力。更確切地說,麻將運動還不夠商業化。
美國出現的那些麻將組織都是業餘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