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丫和劉掌櫃兩個,就安靜站邊上看著文大廚,一會點頭,一會兒搖頭,嘴裡嘀嘀咕咕的各種操作。沈素去和賬房進來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只能屏住呼吸安靜的站在邊上看著。
"對了!!二丫小姑娘這是你帶來的吧?可以問問你這是哪裡採的,怎麼製出來成這樣的嗎???"文大廚突然大聲問道。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能問人家這個秘方。"
如果不是劉掌櫃看向她一臉好奇的眼神,二丫還真的信了他。其實也不是什麼多秘密的事,真的是靠運氣的呀!!沒法讓人複製。
"是我家孃親和阿姐,上山採黑木耳,結果發現一根枯枝上長的這個像朵花樣的耳子,便取了回來,晾曬乾了就這樣。所以今天拿過來給劉掌櫃給掌掌眼,唉!可惜就只有這一朵。"
二丫把經過大概說完,還可惜了下。沒敢說家裡還有,自己還在琢磨能不能自己養,凡事肯定是物以稀為貴。
"啪!!這樣就能對上了,我聽我的師父說過。外形長得像大大芙蓉花,生於山間腐木,帶著茵類特有的清香。因成熟時間短,不被及時發現就會壞掉。屬於難得一見的山珍中的銀耳。"文大廚雙掌一擊,一臉興奮滔滔不絕的說著。
"這就是銀耳!!!"劉掌櫃瞪眼,一臉的震驚,他是聽說過的呀,只是從來沒見到過完整實物。
他不知道,邊上的沈素雲心裡也很驚呀,這名字不是文大廚告訴二丫的嘛,二丫在後廚都看到過了,怎麼大家還一臉震驚的樣子做什麼???(她卻不知這是之前二丫怕被問為什麼知道銀耳值錢,編出來的。)
"是的,那還是我在縣裡當學徒的時侯,聽我師傅跟我們講的他在府城大酒樓做飯,一次去個大戶人家上門做席面。大戶人家裡奶奶一般都用燕窩羮和銀耳羮,說是吃了可以美容養顏,是滋補聖品。聽說一顆完整品相的都要三十兩,我師傅很好奇找機會看了下,要知道一顆都要普通人有停歇幹三年............."文大廚滿臉通紅,不顧邊上劉掌櫃的眼色,興奮得不得了。
"咳.......咳.......文師傅好了嘛,你說銀耳我就知道了,你跟賬房都去忙吧,我跟李娘子她們在聊聊。"劉掌櫃不顧兩人幽怨的眼神,堅決的趕人。
"來二丫姑娘,李娘子先喝點水,喝點水。"劉掌櫃拿起桌的茶水便給兩個倒了兩杯,李娘子滿臉震驚他明白,小丫頭臉上一臉遺憾是怎麼回事?
聽到文大廚說出銀耳的名字,他就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銀耳拿下,這個關乎到他能不能調到縣城去的關鍵。前面去跑了幾次,感覺都好差那麼點意思。
"不客氣,不客氣。"沈素雲看到劉掌櫃倒水,才有點緩過神來。
倒是二丫從頭到尾一臉興趣的聽文大廚講故事,可惜被劉掌櫃打斷了。
"那個二丫姑娘,這個銀耳可否賣給在下,我想你們應該也很難,在這個鎮上找到更好的買家,這個銀耳說實話認識的應該不多,連我都是隻知其名,而不見其物。"這麼幾次下來,他也發現這丫頭應該是能做他們家的主。
"這個當然一事不煩二主最好,不過在商言商,只是不知劉掌櫃打算花多少錢買??"本來都是拿來賣的,只要價格合適,二丫肯定願意出手。
"你看這樣,剛剛文師傅也說了,州府的價格要三十兩,不過您也知道那是州府富貴人家的買價,我出二十五兩買你這朵銀耳。這次你這袋子裡的黑木耳,我也以300文的價格收了。你看怎麼樣??"劉掌櫃發現,他越來越看不清這小丫頭了,說話做事一點也不像個農家能養出來的。有的話說比些老商人說得還圓滑。
"成交!!感謝劉伯伯的照顧,那就祝您以後生意興隆。"二丫乾脆決定,又說了句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