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你做兩雙春天穿的鞋,繡上精緻的花鳥。”
眉娘插話:“我也幫串兒繡一雙。明年就六歲了,要漂漂亮亮的。”
“阿孃,阿姆,有衣服穿就行了,串兒不喜歡花哨。”
“你這孩子。”
串兒想著那活動,也不能太複雜了,簡單列了幾項活動:同舟共濟(綁了腳一起走)、眾志成城(拔河)、心靈手巧(包餃子),結合剛經過戰亂,再畫一幅圖叫:剿滅安祿山,讓人拿紅色的筆去塗抹,離眉心最近的贏,想來一定能得人心。
關鍵是彩頭,比賽贏了、菜式做得好吃要獎勵,買什麼好呢?各家出多少能讓大家接受呢?
串兒一邊構思,一邊計算,終於用炭條在紙上草草列了個簡單的計劃書和活動流程。
波力看了看,不屑地說:“粗糙。”
“那也沒辦法,大家都窮。窮有窮的樂法。”
第二日,蓴娘一大早便來叫串兒,隨同幾位老丈前往衙署尋周錄事,上報長安令。
周錄事聽了眾人的意願,又聽了串兒的簡單解說,便自行謄錄一份,親自送到了長安令顧子澄的手上。
顧子澄,字睿之,滑州白馬人,最是儒雅和氣。一看周錄事送來代表百姓意願的《崇賢坊新春同樂》策劃書,倒覺得十分新奇可行,便規規矩矩地謄錄了遞了摺子上去,讓坊內諸人等候訊息。
沒想到,剛遞上去,就被某位早就得知訊息好奇不已的人一下送到了聖上面前。
此刻聖上身邊僅李輔國隨侍,門外站了兩個小宦官。李亨問他:
“輔國有什麼看法?”
李輔國擁立李亨登基有功,早已封了郕國公,而今權傾朝野,朝臣所奏之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才能呈到聖上面前,朝臣和宰相要面見聖上也得他點頭安排。
突然聽到聖上問話,李輔國一愣:什麼看法?什麼事什麼看法?難道有誰做了手腳,把不該呈上來的訊息呈到了陛下面前?
不過,他是隻老狐狸,不會把疑惑問出口。若直接告訴陛下他不知道陛下問的什麼事,那陛下說不定會認為他辦事不力。
他眼珠子一轉,奇醜無比的臉上露出恭順的表情:
“大家容稟,此事當然謹遵大家意旨,老奴不敢妄言。”
李亨心情很好:“倒是不錯的想法。長安令及時將民意上達,不錯。”
李輔國一下就將長安令給恨上了。
笑著吩咐宮人斟來熱茶:
“長安令做事一向用心。如今時局未穩,外派官員不得力,倒是可以讓他為大家穩定一方。”
李亨點頭:“得先把眼前的事議一議。這坊內百姓一起過新年吃團圓飯,倒是沒見過。居然還有遊園活動,就更是新奇。”
李輔國立即明瞭長安令所報事情的大概。
“稟大家,百姓吃吃玩玩倒也罷了,只是這安全可如何保證?比如燭火、比如爭執口角是非,一不小心就是一場大亂。”
李亨點頭:“那先擱置一旁吧。吾身子乏力,汝自退去。”
李輔國恭順地伏地一拜,方才倒退著,退出門去。
一出門,臉色一肅,自去查這不知怎麼到了聖上手中的摺子去了。
李亨靠坐在榻上,微眯了眼。這一年太過勞心,身子越發不好,是時候冊封皇太子了。
門口,一個小子伸頭進來張望了片刻,抬手阻止了想回稟的小宦官,輕手輕腳地走到李亨背後,為他揉按太陽穴。
李亨笑了:“七郎,又調皮。”
七郎姓李名迥,得曾祖父李隆基喜愛,甫一出生,便封了延慶郡王。
“皇祖父,孫兒沒有調皮。皇祖父可看了長安令上呈的摺子?”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