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錫山督師無狀,兵敗娘關,放棄太原,罪尤萬死。敢將致敗原因及敗後情形,並遵電派遣國民會議代表,先行佈告。憶自十月初九日,南軍停戰,清兵即連日遣使來晉議和。其時清兵精銳既逼東南,北巡防旗兵又皆負固不服,節節進佔,岌岌可危。竊計與其三面受敵,兵單力弱,不如暫從和議,廓清內亂,然後聯合南軍,徐圖進攻。不意清兵明講和議,暗事進攻,此致敗之一因也。迨倉促接戰,敵炮猛烈,前線之兵,半系新練,且以寡敵眾,力遂不支;而總司令姚以價遽撤預備隊,為〔與〕該司令部人員彈藥糧食等項,乘車遁回太原,自棄藩籬。敵又進攻不已,此又致敗之一因也。錫山見此情狀,無可如何,一面分遣何參謀緒甫,率領奇兵五百,繞道逆襲,以圖截敵後路,一面至太原再為捲土重來之計。不意甫抵省城,而諮議局梁善濟邀集一般私人,準備歡迎新撫。署府局面,全行改換。逼我出城,刻不容緩。其時錫山手無一兵,欲爭不得,又恐清兵逼城,生靈塗炭,乃偕二三同志,狼狽北奔,此又致敗之一因也。山西大局從茲敗壞。推原其咎,何敢怨人,每一念及,痛不欲生,獲罪國民,何顏相對!山川阻深,郵電隔絕,滿腔心血,無可告語。惟以共和未成,徒死無益,乃與副都督分投南北,相約太原以南副都督任之,太原以北錫山任之。由是赴雁門,臨保德,集合朔方各軍共計八千餘人,由府谷渡河,取道歸綏,並約秦蜀兩軍同踐舊約,會師北伐,自為秦晉蜀北伐先鋒隊司令官,期與南方北伐隊互為聲援。幸而大軍齊至,包頭、薩拉齊之清兵,望風自潰。歸綏行將欲下,突有南來偵兵傳到代表伍翁真、蒸兩電,殊屬進退維谷。進則恐違臨時政府之命,退則恐遭太原議和之故轍,加以太原諮議局純系梁善濟之私人,不足為全晉人民之代表,一誤再誤。山西一隅不足惜,其如*之大局何?用特不揣冒昧,遣員赴忻,電懇仍認本軍政府前派到〔之〕劉綿訓、李素、劉懋賞三人為山西國民會議代表。所有太原諮議局及所派代表,全晉人民決不公認。錫山所當遵謹〔謹遵〕電示,不日返旆太原,用待後命。倘蒙不棄,尚祈時賜針砭。晉軍大都督閻錫山叩。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還鄉視事 忻州受阻(1)

正當閻錫山率軍北上轉戰綏包之時,革命黨人與清廷的議和也初見端倪。

武昌起義,清政府為反撲,派軍佔領漢口後,帝國主義國家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由英國公使朱爾典出面調停,建議雙方停戰議和。當時,同盟會和革命軍方面低估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熱情和巨大力量,也未看出北洋軍的虛弱本質和受到打擊後已經殘破不全的狀況,誤認為袁世凱擁有優勢兵力,又有帝國主義的支援,勢力非常強大,恐怕打下去會遭到失敗,於是妥協思想佔了上風,錯誤地把袁世凱這個野心家認為是可以爭取的第三種力量,甘願推他為共和國大總統,以換取革命的早日勝利。袁世凱則看準時機,利用議和,以倡言君主立憲向革命黨討價還價,以革命黨要求共和立憲逼清帝退位,從而實現他的個人目的,篡奪*革命的勝利果實。因此,當英國公使出面調停時,雙方都表示願意停戰議和。

1911年12月7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議和全權大臣,袁即日派唐紹儀為全權代表南下。9日,11省革命軍政府代表公推伍廷芳為總代表,與唐進行談判。會址定在上海。

在議和會議正式開會之前,雙方同意先行停戰。但是,老奸巨猾的袁世凱深知山西處於京畿的肘腋之間,將來不管是維持清皇室的統治,還是由他執政,讓同盟會員在山西建立革命政權,都是他的心腹之患,因此提出民軍不包括秦、晉及北方起義各軍在內,意在借停戰之機滅除心腹之患,特別是山西民軍。革命軍方面因急於停戰,黎元洪於12月9日宣佈的停戰條件第三條便是“因秦、晉、蜀三省電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異能守者

異能守者

冷夏
遊戲 完結 75萬字
水知道答案

水知道答案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5萬字
下堂小妾不好惹

下堂小妾不好惹

天淨沙
遊戲 完結 79萬字
迷糊廚娘

迷糊廚娘

保時捷
遊戲 完結 10萬字
星海魔徒

星海魔徒

浪劍飛舟
遊戲 完結 84萬字
鬥戰八荒(策虎)

鬥戰八荒(策虎)

開了
遊戲 完結 10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