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種法,幾乎沒有民眾因為種痘而死,天花的擴散也得到了顯著的控制。
百姓對於這種先進的天花防治辦法,感到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而為了紀念教會他們這種方法的聖孫,江南災區的百姓在災後開始自發地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聖孫祠,紀念聖孫所做出的貢獻,不知不覺中,朱雄英就多了許許多多的信徒.
而後,朱元璋又將今年在京城周邊種植和儲存的土豆、紅薯,統統運往了江南災區,這些東西雖然沒法長期吃,但短期頂一頂饑荒卻足夠了。
但這場洪災的影響卻遠不止於此,因為伴隨著洪災的發生,一些在過去被掩蓋的很好的蛛絲馬跡,暴露了出來。
江南是大明的統治腹心之地,所以朱元璋很關心這場洪災,除了派曹國公李文忠代表他前去江南諸府賑災以外,朱元璋還親自把受災最嚴重的常州、蘇州、松江三府裡共四百餘名“糧長”叫到了京城,一方面是要對確實受災的地區進行重點賑濟,另一方面也是要確保秋糧的收繳。
所謂“糧長”,是朱元璋規定的稅糧徵收制度下的產物,從洪武四年開始,規定直隸、浙江、江西、湖廣、福建等地,納糧一萬石左右的地方為一區,指派大戶世充糧長,負責徵收和解運田糧,除此之外,糧長還有擬訂科則、編制圖冊、申報災歉、檢舉逃稅等權力。
作為最接地氣的皇帝,朱元璋親自在奉天殿外接見了這群人,要他們回去仔細查勘農田的受災情況,沒受災的糧田照常納稅,受災糧田裡,佃戶和貧苦農民可以獲得賑濟,要他們如實落實,不許玩小伎倆。
朱元璋這麼說,當然是為了讓救災的錢糧儘可能用在最需要救濟的人身上,他是農民出身,太清楚“每次災荒都是底層官吏發財機會”這個道理了,對於基層百姓來說,如果放任不管,那麼明明是遭災五畝,地方官吏可能只給寫一畝,而士紳大戶,明明是遭災一畝,卻可以寫成十畝,按十畝領了救濟錢糧後,士紳大戶和地方官吏再三七分賬。
所以,朱元璋這次直接來了個現代意義上的“b2c”,取消了中間商環節,讓糧長把所管轄區域內受災的百姓和佃戶的代表送到京城來,路上食宿車馬費用朝廷全包。
結果朱元璋在京城裡等了足足一個月,愣是沒見到一個進京來見他的災民。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