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富,但終歸於失敗。當地出土的最古的銘文,回溯至公元前9年,在那個時候,巴爾米拉仍然是羅馬和安息之間進行貿易的重要中心。
這座城市在羅馬帝國時代,必然早已進入羅馬的政治範圍,因為我們發見公元17年所頒布的法令中有關於這座城市關稅的法令。在哈德良時代(公元117‐138年),巴爾米拉及所屬各城市,已變成羅馬的屬國。130年,哈德良遊幸這個城市,遂命名為哈德良的巴爾米拉。塞弗拉斯(公元193‐211年)曾將巴爾米拉及所屬各城市改為帝國的省分。第三世紀初葉,巴爾米拉有一個殖民地的地位,但就在那個時候,它必然還享受著行政上的獨立權,不過在名義上承認羅馬的宗主權。巴爾米拉人從那個時候起,開始在自己的名字上加一個羅馬名字。羅馬認識到這個城市在戰略上的重要性,因為他們從大馬士革到幼發拉底河的大路必須透過這座城市。巴爾米拉在公元130年與270年之間,已達到了燦爛時代。巴爾米拉的銘文大半是屬於這個時期的。巴爾米拉的國際貿易,向四方擴張,遠至中國;巴爾米拉也是由隊商貿易造成的城市,在這個時期已取代了皮特拉的地位。公元260年,波斯國王沙普爾一世曾俘虜羅馬皇帝瓦利利安,而且征服了敘利亞的大部分,巴爾米拉人的旅長伍得奈斯(阿拉伯語的伍宰伊奈,udhaynah)把沙普爾逐出敘利亞,從此以後,巴爾米拉人才以武力著名於世。伍得奈斯把沙普爾一直追趕到波斯國都泰西封(麥達因)的城腳下。公元226年薩珊王朝滅安息國,262年羅馬人與薩珊人大戰,巴爾米拉人的旅長幫助羅馬建立奇功,故被封為統治東方的副君(duxorientis)。現在,羅馬皇帝迦裡那斯賞賜他大將的稱號,並且承認他是東方羅馬軍區的長官。這就是說,小亞細亞和埃及的統治權,名義上是在他的掌握之中;而敘利亞、北部阿拉比亞,可能還有亞美尼亞,實際上都歸他統治。巴爾米拉就這樣稱霸於西亞。四年之後(266‐267年),伍得奈斯及其長子,被暗殺於希姆斯(his,即esa),這可能是因為羅馬人懷疑他有叛逆之意而唆使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