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昌王目睹此景,內心五味雜陳,言語難以形容這份複雜情緒。或許每位君主都懷揣同樣渴望,誰能不期盼麾下擁有一支這般無敵之師?若真有此等力量,脊樑定會比過往更為挺拔。然則,此刻這一切盡歸他人所有,對我而言,反成了潛在的威脅,倘若劍鋒指向,只怕逃亡之路亦無處尋覓。
“大唐使節,理藩使者……”
經過瓦達翰的引薦,趙大人手持何世民的國詔,昂首闊步來到高昌王面前。身為天朝特使,僅需微躬身即可,這是禮數,而高昌的使臣赴京,則需遵行更為嚴格的三跪九叩之禮。
這分明是種不對等的接待,然而西域諸國早已預設,高昌雖在這邊疆之地略顯強大,與大唐相比,卻是相形見絀。彼方百姓百萬,大唐人口卻為其數十倍之眾。
提及高昌引以為豪的騎士,現下大唐鐵騎便赫然眼前,不僅英姿勃發,更是經歷過無數戰火洗禮,自高句麗至吐谷渾,由吐谷渾至薛延陀,未曾嘗過敗績。
高昌國民上下,心境複雜至極。若非薛延陀汗王之事,他們樂於與大唐締結友好,即便受其領導,亦心甘情願,皆知那是世界中心的天朝大國。
然而,薛延陀汗王一役,大唐愈顯強大,我們卻愈發陷入危機。
鎮國將軍臉龐已顯露不滿,當初薛延陀汗王欲入之時,他及其同僚便是堅決反對者,深恐惹怒大唐。不料,王庭因貪慾竟允許其入境,縱然引入也罷,切莫與大唐為敵。
遺憾的是,金錢之力足以扭曲意志,財富亦能腐蝕高昌王的心智,竟協助薛延陀設計陷阱,可惜大唐武力超乎想象,令薛延陀毫無勝算。
如今,薛延陀餘孽遁入蠻荒深處,然而此事並未完結。大唐探子已將四周查探殆盡,只要心智清醒者,皆能洞察背後高昌人的影子。
倘若巨龍之子不肯協力,此事又豈能達成?縱然兩國使者的面容掛著笑意,然則眾人皆能感知,大炎帝國的勇士攜帶著戰火之息而來,心中蘊藏著對吾輩的憤懣……